近期以来,受疫情隔离点扩增和核酸检测量大规模展开的双重影响,黄山市医疗废物产生量大幅增加。黄山市生态环境局迅速反应,多举措并进,协调做好全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工作,今年以来截至4月5日全市累计处置医疗废物446.3吨,有力保障了全市医疗废物得到高效、安全处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疫情以来,黄山市生态环境局成立医疗废物处置领导小组,制发《黄山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处置应急预案》,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督促指导黄山福昌医疗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制定处置应急预案,落实涉疫医废日常收集、转运、处置工作,执行报告制度。
二是加强督查检查。黄山市生态环境局多次赴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休宁定点收治医院、屯溪区、歙县等集中隔离点对涉疫医疗废物防控进行现场督查、指导。印发《关于加强对全市疫情隔离点医疗垃圾监管的函》,指导各区县分局对辖区隔离点医疗废物防治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落实对疫情相关医疗废包装、专区暂存、强化消毒、台账记录、联单转移等工作要求。
三是加强协调调度。黄山市生态环境局多次赴生活垃圾焚烧厂沟通应急状态下协同处置涉疫废物的流程及细节情况,优化对接方案,为高效安全处置高新区涉疫香蕉和休宁涉疫火龙果2起事件打下坚实基础。在祁门县4月4日产生大量核酸检测医废情况下,立即调度安排车辆开展转运,确保相关医疗废物日产日清。同时,黄山市生态环境局土壤与固废辐射科每日坚守岗位,统计上报医疗废物产生及处置量,严密监控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运转情况,科学研判医疗废物增长趋势,提前做好应急准备,确保全市医疗废物及时、高效安全处置。
文章来源: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信息来源:黄山市局办公室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