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在西安召开的全省文化局长座谈会上传出信息,以全面建设“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的西部强省及“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陕西梦”为目标,上半年全省文化建设活力奔涌,文艺创作、文化民生、非遗保护等项工作亮点纷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全省文艺创作进一步繁荣。上半年,省文化厅继续大力扶植艺术科研、艺术创作和艺术人才培养,向文化部申报“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86项,召开3次全省剧本讨论会,遴选出了《家园》等30多部优秀剧本。省戏曲研究院李东桥荣获“二度梅”,赵杨武首获“梅花奖”,陕西“梅花奖”获得者已达12位。陕西省选送的《欲空》、《西安鼓乐》、《红都组合》、《太阳神鸟》、《穿越》等作品参加多项全国展演,成绩优异。备受各界关注的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支持下,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申办工作进展顺利,目前,申办筹备工作扎实推进,正积极准备迎接文化部考察。同时,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全省文艺创作工作座谈会、陕北民歌大赛、“美丽陕西”美术创作大赛等活动筹办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投入力度加大,省图书馆扩建项目、省艺术馆、西京大剧院、省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市艺术中心、宝鸡市图书馆以及25个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等项目筹建工作进展顺利。“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文化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流动图书车、“县级两馆一院”维修改造、乡镇文化站设备购置、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村级文化活动器材配送等全面铺开。在文化惠民方面,研究出台了《陕西省省级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实施细则》,成立了省级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领导小组,建立专家库,组成群众监督员,确定23个演出团体、540场演出参加第一批2013年省级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演出活动。
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体系继续完善。全省共有77个项目通过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初评,非遗名录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重点对西安鼓乐等珍贵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将项目的技艺特色、代表性作品、表演或制作过程进行采集、记录、整理、立档、保存、研究,将这些即将消失的珍贵技艺、技能和知识传承下去。向文化部推荐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积极推进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单位)建设,以点带面促进文化经济发展。6月份,在渭南市成功举办第八个国家“文化遗产日”主会场活动,通过现场展演展示活动,进一步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