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日前圆满结束,其中的电影市场交易环节共促成27个项目签约,总额达87.31亿元,创下中国电影节展交易额的新高,相比去年更增长65.58%。其中,过亿项目达21个,占到项目总数近八成,体现出中国电影交易“量价齐升”的利好局面。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中国电影市场哪些变化,国内外电影机构的哪种热情?记者采访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的承办方——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旗下歌华蓝石数字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电影市场项目总监陈彩云。
近90亿签约额来自哪里
“87.31亿元签约额目前是中国电影节展最大的交易成交额。”陈彩云说道。而且与美国等电影市场以版权交易为主的情况不同,北京电影交易会中版权交易占比60%,其他交易更涵盖了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其中,影片类项目签约额为31.08亿元;影院院线、影视基地及文化地产建设类项目签约额为30亿元;电影投融资项目、微电影项目、技术和其他类项目签约额为26.23亿元。大项目、大手笔频频涌现,27个签约项目中,中外电影合拍项目有10个;过亿项目达21个,占项目数的77.78%。
据悉,本届电影市场包括项目创投及洽谈、产业项目路演、市场放映、市场展示交易、行业沙龙、签约仪式、研讨会七大内容,吸引了800余家中外公司和机构、3000多位业内人士参与。组委会今年首次尝试按照电影制作、投融资、发行、院线等电影产业运营的重要环节来划分展位,迎来200多家国内外电影公司及机构进入展位洽谈,其中有80余家国际展商,相比去年增长30%。这说明,北京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中外影商洽谈合作的重要桥梁、国际电影交易的高端市场。
“应该说,中国电影的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这个签约和交易结果。”陈彩云说,中国电影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文化领域,近年来影市一年比一年热,中间主要依靠市场驱动。而他们举办交易会的原则也是市场在哪他们就设置哪些环节。从目前看,市场的蓬勃最主要是得益于中国电影院线制的发展,大量影院的出现需要内容支撑,进而影响整个电影产业链的繁荣。“去年国产片的票房比例较低,今年一季度国产片票房却占国内总票房的68%。从去年以来,一些中小成本国产影片表现良好,事实证明,具有中国独特文化特色的国产片能够在当下的市场有前途。”陈彩云说。
外资捕捉内地电影商机
让陈彩云感触良深的是外资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和变化的及时捕捉。“行业人士几乎都知道2016年底WTO对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的保护程度可能会降低,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国的电影人也在及时地加强对外合作合拍的思路,而目前每年美国分账大片的引进数量从20部提升至34部,就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好莱坞的热情。”陈彩云还谈道,美国电影人正在重新审视跟中国电影机构的合拍片机制,因为这种方式不占配额限制,所以好莱坞非常重视,在此次交易会中合拍项目也比较多。
“同时,中国电影技术环节的投资,也不受当下政策影响,加上中国人力成本等优势,国外机构在此领域的进驻也非常有热情。”陈彩云介绍道,电影节上共有近30家海内外特效公司进场.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做特效的公司更是感叹,在国外他们虽然凭借技术得奖了,但也因美国高昂的成本而几近“破产”。“我们可以想象,目前美国大片以澳大利亚、新西兰为制作基地的景象,未来可能转移到中国来。”
在陈彩云看来,中国电影后期制作无论在前期创意还是形象造型设计以及一些技术手段运用上,都还需要向好莱坞学习。
歌华搭建影视交易服务平台
近年来歌华艺术、文化、演艺等平台迅速出炉。“歌华集团是综合型的文化集团,致力于成为领先的文化服务供应商,我们在影视领域自身也是有想法的。”陈彩云说道,而主办电影交易会则能让他们迅速了解电影领域的讯息、长短处以及当下的市场空白。特别是培育电影工业的要素服务交易,逐步提供电影产业的投融资服务、版权保护法律服务、营销宣传服务、电影保险服务等服务平台。
陈彩云介绍说,目前歌华集团正在主力操作的文化保税区项目,未来会跟影视的投融资、版权交易等后期服务挂钩,而她所在的部门目前也已经涉足纪录片、微电影、电视广告等业务,“期待未来两年内歌华集团的影视平台会初步搭建成形,期望北京电影市场在国际电影交易服务平台上拥有重要席位。” 陈彩云说。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