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30日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全国风电建设统计成果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弃风”限电损失电量96.18亿千瓦时,相当于320万吨标煤的消耗,直接经济损失近50亿元。
“这个数据是可信的。”国家有关部门一位官员对记者说,2012年,风电的总发电量刚好超出1000亿千瓦时,2013年估计要到1400亿千瓦时,弃风总数可能接近去年的200亿千瓦时,甚至更多。
过去几年,中国的风电在一种过激方式中不断增长,风电装机规模于2012年底替代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最终不得不面临严重“弃风”的结果。
国家能源局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度,比2011年多出一倍,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华北地区。按现在1千克标准煤发3度电的水平,200亿度电等于670万吨煤,相当于超过100亿元的经济效益,至少可以创造2000亿元产值。
基于此,国家能源局最近频频下发文件,要求做好2013年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弃风”比较严重地区的电网企业将被约谈。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10月24日在第五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上指出,当前新能源产业存在诸多问题,国家能源局计划将推进市场体制机制改革,破解行业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他指出,《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的要求难以全面落实,导致风电“弃电”现象严重。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说,“弃风”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挫伤风电投资的积极性,也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导致风电行业的投资效益和环境效益低下。
而在201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开幕式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则针对风电项目审批权下放后出现的地方保护问题,特别是云南、山东等地近期出现的限制风电产业发展的苗头,提出批评。
由于种种利益之争,这些问题不仅普遍,而且严重。王骏说,它们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王骏认为,风电作为替代燃煤发电的概念还是没有形成共识。他说,国家能源局正在完善相关政策,将积极推动电力系统的改革,实现风电优先上网全额收购。同时争取出台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配额制,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弃风限电”的问题。
王骏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将超过7500万千瓦,发电量将会达到1400亿千瓦时。随着风电的快速发展,现有电力系统运行规则和管理体制有些不适应,各类电源的规划缺乏统筹的衔接,风电并网运行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我们没有在电力体制上进行改革,没有按照经济的发展来配置资源,也没有按照能耗的情况来配置资源。”上述国家有关部门的官员对记者说,“我们现在还是按照计划经济的形式来配置资源,分配发电量。”
《报告》称,随着大型基地外送通道的建设,风电限电问题将有所缓解,全国整体“弃风率”将较去年实现一定程度下降,但吉林、蒙东等风电受阻严重区“弃风”问题仍将存在。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国家能源局表示,将进一步明确可再生能源是替代能源的战略定位,无论是能源供应紧张还是宽松,可再生能源都应当优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