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产业的角度来看,两会上与汽车行业产业相关的提案,促进着中国整个汽车产业、文化、以及交通政策的完善和进步。
新能源推广背后的推动力
近几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我国跃居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最高市场。虽然也有补贴政策的期限等摇摆因素,使得2017年1月新能源车销量跳水,但从长期来看新能源依然是汽车行业发展方向。而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从“两会”开始奠定了基调。
在2015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实施意见书,表示对新能源汽车不限行、不限购。工信部也先后公布了免征目录,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的范围。
不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还发布了法规,对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对节能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两会将代表提出议案,通过实际的规划和政策,真正用于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但是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并没有放任市场野蛮发展。这也意味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正在趋于成熟化、完善化。
全国政协委员欧阳明高在两会的提案中表示,要降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准入门槛,在纯电动车市场准入和充电设施建设领域要引入竞争。
2015年4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公布《通知》。按照《通知》要求,2016-2020年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但是补贴将逐年退坡,而这一这将有利于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财政部部长还表示将提高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门槛,逐年下降补贴比例直至补贴完全退出。同时,现阶段要加强监管,对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紧接其后,《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正式开始实施。对非汽车制造业的企业来说,这一政策放宽了准入范围,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但其准入门槛并不降低,就能达到吸引优质制造商的目的,来共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而这一开始都来自于代表在两会上的提案。
让老百姓开上“放心车”
对于汽车消费者而言,什么最重要?无疑就是买到的车有保障,以及如果发生问题,如何实施后续的解决方法。而这不仅仅是消费者关注的,也是更是两会代表一直关注的事情。
2013年1月1日,新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发布,新条例不但对拒不召回的车企大幅提高了罚款额度,还对严重违规的车企吊销有关许可。
除此之外,由于“三包”规定的缺失,汽车企业普遍缺乏提高自身服务标准的动力,而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的三包标准,更是良莠不齐。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优秀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在2012年两会上,李大开代表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汽车产品”三包”规定,明确统一各大类汽车及关键总成产品的最低”三包”年限、里程和权责。确保消费者权益提高公众安全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资源浪费,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该建议提出后,经过相关部门的研究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消费者的损失,并且消除了缺陷汽车安全隐患给全社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维护公众安全。
重塑行业标准
雾霾近几年来越来越严重,也逐渐成为百姓和政府关注的问题。在全国人大代表、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提出,治理雾霾要从货车入手。 据数据显示,在2014年全国汽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中,来自于小型客车的排放约占3.5%,其他载客车辆约占17.8%,货车约占78.7%,货车已经成为了雾霾的关键性问题。
不久后,工信部便提出柴油车国Ⅳ排放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Ⅲ柴油车不得销售。随后,天津、上海、杭州等城市先后禁行黄标车。交通运输部在2016年11月还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国范围的黄标车,希望可以有效解决严重的雾霾问题。
除此之外,限行和限牌,也是全国一线城市百姓感同身受的话题,而这也可能是两会中最具有争议的议案了。在2015年,全国政协委员、人口学家丁金宏在提案中表示,要“限制大城市汽车消费”,建议国家出台统一标准,按汽车拥有量不同采取限购、重点区域限行、拥堵收费等不同力度的措施。
在目前的环境和交通状况下,政府对汽车购买和使用的政策仍是“限”字当先。虽然国家尚未出台统一标准,不过严厉的限行限购政策在去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中国,北上广深等8个城市均实行小客车限购措施,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还有专门针对外地车牌小客车的限行。去年,北京市交通局公布了外地车限行街道,规定每天6时至22时外地牌照的小客车不能驶入二环路以及长安街和沿线的一些路段。今年上海市也加大了对外地号牌车辆的限行力度。
但是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长城汽车王凤英等代表都在两会上表示,汽车限购限行对于拥堵来说治标不治本,应尽快取消汽车限购限行,通过多修立交桥高架桥、提高交通智能化管理等来改善交通拥堵。
不管是支持限行,还是取消限行,正是这样提案的相互碰撞的思维风暴,才能为政府提出真正对汽车产业有用的建设性想法。
作为向下听取最底层的意见和想法,向上为政府机构提出建设性的提案,两会作为承上启下的窗口,为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向稳定和健康的方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一点一点改变了普通百姓的汽车生活,从无序、混乱一点点地向健康、可持续的方面发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