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新疆绿洲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创新为“以节水技术为核心、以机械化技术为主导、以生物化学技术为辅助”。
根据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理论和新疆绿洲要素禀赋的分析,新疆绿洲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不能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子,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切实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节水技术不仅是解决新疆绿洲农业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更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绿洲农业的生化技术和机械化技术水平均在不断提高,但是一直以来侧重于生化技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侧重生化技术,片面追求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了土壤板结、盐渍化、沙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缓慢,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迫切需要,而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将新疆绿洲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创新为“以节水技术为核心、以机械化技术为主导、以生物化学技术为辅助”。
(一)以节水技术为核心。以节水技术为核心是基于新疆水资源匮乏且生态环境恶劣。节水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如膜下滴灌技术与常规灌溉相比,每亩耕地节水50%左右。新疆绿洲如岛屿般镶嵌在新疆荒漠沙漠中,生态环境恶劣,除了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外,缺水时生态环境脆弱的重要自然因素,节水技术的使用为荒漠生态恢复用水提供了可能,进而阻止荒漠化沙漠化向绿洲的进一步蔓延。新疆土地后备资源丰富,但是水是进一步农业开发的必备条件,节水技术的使用使在保证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开发土地、增加耕地成为可能。另外,节水技术的使用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如膜下滴灌节水技术与常规灌溉相比,每亩耕地节水50%左右,节肥20%,节农药10%,增产10-20%,经济效益提高40%以上,这就为农户接受节水技术提供了可能。
(二)以机械化技术为主导。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随着劳动用工成本和农民增收压力的提高,节本增效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而以机械化为技术手段的现代化路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本增效的关键。新疆绿洲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人少地多,且土地平坦,客观上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为新疆在西北五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新疆农业机械化在收获阶段成为难点和重点,以棉花为例,2010年棉花的机收水平还不足3%,每年还需要从引进大批的采棉工。农业机械化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而且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使用机械化采棉每公斤比人工节省06-0.8元。
(三)以生物化学技术为辅助。新疆绿洲农业在使用生物化学技术时侧重于农药、化肥的使用,2010年新疆绿洲农业化肥施用量为0.35吨/公顷,与全国水平持平。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了边际效率递减,而且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新疆绿洲农业生物化学技术应充分发挥新疆绿洲独特的光热资源,侧重发展良种技术,大力推广精准农业,使土地生产率进一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