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各国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趋同化现象愈加明显。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与劳动的相对稀缺性。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根据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主要分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西欧模式三种。
(一)美国模式。美国人少地多,且土地多为平原,土地和机械的价格相对于劳动工资而言有下降的趋势,鉴于此,美国选择了用机械替代劳动的技术进步模式,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美国模式的实质是机械化技术进步模式。
(二)日本模式。日本人多地少,且多为山地,土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与劳动力价格相比,土地的价格相对较高,鉴于此,日本将以种子改良、农药和化肥等流动性生产资料的开发、栽培和饲养技术的改善为主要特征的生物化学技术作为其农业技术进步模式,来提高土地生产率。这就促使日本大力进行生物化学技术创新,提高化肥和生物技术对土地的边际替代。日本模式的实质是生物化学技术进步模式。
(三)西欧模式。西欧国家土地和劳动都相对稀缺,两者的相对价格相差不大,因此,西欧国家将机械化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该模式的实质是机械化—生物化学技术模式。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各国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趋同化现象愈加明显。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与劳动的相对稀缺性。随着一种资源对另一种资源的替代,原来相对丰富的资源逐渐变得相对稀缺,价格也随之升高,使要素边际价格趋同。在这就情况下,就不可能无限地采用原有模式,而是向原来相对稀缺要素模式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