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全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和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认真组织发动广大农民抢墒播种,集中开展春耕生产。2月26日,自治区农牧厅在永宁县召开灌区春播现场会,启动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会议要求:
一是抢抓有利时机,确保适期播种。根据土壤化冻情况,各地抓住有利时机,抓紧动员和指导群众尽早开展春播生产。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作用,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提高播种质量,加快播种进度,灌区力争在3月10日前全面完成春播任务,山区争取在4月10前完成。
二是优化布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今年,灌区各市、县(区)进一步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压减夏粮种植面积,扩大单种小麦面积,增加“复种两熟”面积。针对今年黄委会分配我区黄河干流耗水量较上年减少16.7%,春夏季灌溉用水压力增加这一严峻形势,引黄灌区严格控制水稻面积,扩大机插秧比例,围绕降低稻谷爆腰率,优化种植模式、种植品种,提升稻谷品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压减小麦,扩大马铃薯、地膜玉米、小杂粮、优质饲草等节水耐旱特色作物种植,积极做好抗旱准备工作,高质量完成早春覆膜任务,确保春耕和全年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三是加强分类指导,提高春播服务质量。积极动员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进行现场科技咨询,推动科技进村入户,依靠科技搞好春耕生产。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抗旱春耕生产第一线,靠前指导,科学决策,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是强化措施,抓好重大项目的推广落实。各地根据农牧厅制定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蔬菜产业优化升级、引黄灌区麦后复种两熟、提升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水稻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等推进计划和方案,结合本地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本市县区的工作方案和相应的组织配套措施,做到任务早明确,工作早落实。在重大农业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上按照项目申报制、专家评审制、公开公示制、合同管理制、项目考核制等“五制”规范管理,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益。
灌区各市、县(区)农牧部门以及自治区气象局、农垦局、供销社、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