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大部分省市区公布了去年三公经费,同比下降两位数以上。同时,一些省市区也提出今年三公经费下降预算,少则5%,多则30%。
目前,大部分省市区已经表态,三公经费支出削减部分,将用于增加民生领域支出。梳理发现,由于各省市区情况不同,投放民生领域的侧重点也有差异,其中教育、环保最为集中。
三公预算下调
去年,浙江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5%;安徽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同比下降34.3%;江西省直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2.75%;福建三公经费支出削减了13.5%。
西藏、甘肃三公经费支出分别下降了25%、20%以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压减一般性支出1.3亿元。而宁夏去年三公经费预算,在普遍削减5%的基础上,实际支出继续下降,特别是公务接待下降35%。
截至去年12月16日,辽宁省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减少5.1亿元,下降67.3%,压缩比例在已公布各省市区之首。
在去年下降基础上,大部分省市区还提出今年三公预算缩减比例,一些省市区政府报告还表态要过紧日子,要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今年,浙江三公经费预算支出还将削减30%,压缩比例居各省市区前列;江苏再压缩5%,不到9亿元,有望实现连续七年三公经费零增长;上海市级三公经费预算合计9.32亿元,同比预算下降11.2%;北京市级三公经费预算同比降低12.67%,为近三年来降幅最大。
同时,今年湖北三公经费预算汇总为7.35亿元,下降了13.7%;河南、山西省级三公经费预算分别为8.9亿元、5.71亿元,分别比上年预算下降8.2%、8.5%。山东省级三公经费将压减比例不低于5%;广西区级再压缩5%,会议费和培训费分项再压缩10%。
此外,今年河北省级机关将压缩三公经费6%左右,宁夏、青海提出三公经费将压缩5%。福建、四川、天津等提出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贵州省要求今年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
增加民生支出
对三公经费支出削减部分,如何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一些省市区政府各有“盘算”。
16日,在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省长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4年,该省市县各级政府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削减30%,全部用于治水。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经济发展同时,水环境却承受极大压力。去年,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工作要求,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提倡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
与浙江不同,西藏自治区政府表示,减下来的三公经费用到农牧区。去年,西藏安排财政资金50多亿元用于民生,今年计划再增加20亿元,把节约的开支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古城西安所在地的陕西,去年省级三公经费压缩了0.7亿元,全部用于大气污染治理。今年,陕西省级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预算压缩2亿元,统筹用于新增民生支出。陕西将以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为重点,加大补助力度,逐步建立个人收入和民生补助标准稳定增长机制。
此外,广西将去年节约的1.3亿元三公经费,由自治区财政统筹安排用于扶贫和改善民生。去年贵州省本级压缩行政经费5%,共节约财政资金5992.8万元,用于实施教育“9+3”计划。
发现,一些省市区在政府工作报告,或财政系统人士公开讲话中表态,三公经费支出削减部分,将增加民生等领域支出,但还没有公布详细“分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