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通过走访浙江省绍兴市陶堰镇金墅村,发现当地金黄色的晚稻田里,养殖户们喜获稻子、甲鱼双丰收。据悉,实施‘稻鳖共育’,主要还是利用了甲鱼的习性。陶堰镇农办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稻鳖共育”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还是有不少细节需要摸索。
10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陶堰镇金墅村,看到一片金黄色的单季晚稻田里,养殖户严如坤正穿着长筒雨靴站立在烂泥中,双手捧着一只刚刚从田里摸出来的甲鱼。他满脸笑容地说:“一边是稻花飘香,一边是甲鱼上市,金秋时节收获‘双丰收’。”
见过稻田里养泥鳅、养青虾、养白鹅,却没听说过还能养甲鱼。陶堰镇农办工作人员见记者有些疑惑,便介绍说,这“稻鳖共育”是他们今年第一年试验,如今到了“收获”的季节。
原来,陶堰镇的“稻虾轮作”模式近年来已经成为该镇农户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作为水乡,陶堰镇除虾塘外,甲鱼塘也有不少。为此,该镇在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决定利用甲鱼塘,探索新的养殖模式。
“实施‘稻鳖共育’,主要还是利用了甲鱼的习性。”严如坤告诉记者,他的甲鱼几乎都是野育的,因此每年只有在5月中下旬到10月上中旬这段时间里才比较活跃,而其他时间,基本都是不进食,趴在洞里“睡懒觉”。
今年5月底,趁着甲鱼还没有出洞,严如坤便开始播种单季晚稻,这样一来,播下的稻种也不会被甲鱼破坏。“田里的水稻逐渐成长,给甲鱼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严如坤介绍说,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稻鳖共育”好处这么多。
一方面,由于甲鱼喜阴冷,水稻成了甲鱼的“遮阴棚”。今年夏季连续高温,严如坤养殖的甲鱼因为有了水稻遮挡烈日,没有出现甲鱼死亡的情况。另一方面,甲鱼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成了种植水稻较好的有机肥。同时,甲鱼会吃掉一部分害虫,无形之中,成了水稻的“护理员”。“由于要养甲鱼,就不能给水稻喷洒农药,施用化肥。”严如坤说,这样培育出的甲鱼和水稻,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所以现在他的甲鱼很受市场欢迎,每公斤卖到了240元。
“我们在摸索‘稻鳖共育’模式时,也遇到过不少难题,最主要的是防甲鱼外逃以及何种水稻适应该模式。”陶堰镇农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养殖户们想了不少办法。其中,严如坤是用彩钢瓦作为围栏。而横旦村的农户则在稻田四周铺设上了厚厚的橡胶,在田坎上围上空心砖,有效地防范了甲鱼外逃。
“我们养殖户还引进了一种叫做芦苇稻的品种,植株高有1米多,水下部分有五六十厘米左右,很适合‘稻鳖共育’。”陶堰镇农办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稻鳖共育”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还是有不少细节需要摸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