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山东省应大力发展低碳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和以服务业为特征的第三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维持了较高水平。2011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GDP)45361.85亿元,在全国占据的比重由1978年的3.3%上升到9.6%,人均GDP由316元上升至2011年的47335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的不利形势下,上半年山东省生产总值达到24118.1亿元,同比增长9.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显示出乎稳增长的良好态势。
现阶段为了更好更快地进行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产业层次的优化与升级,山东省可以从以下几条路径着手。
(一)限制高碳强度产业的增长,逐步减少其在山东省经济总量中的份额
首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速淘汰电力、造纸、钢铁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山东省现有的工业内部结构中,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类型目前占支柱地位,应充分利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市场需求减缓的有利时机,加大对水泥、热电、钢铁、煤炭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改造力度。其次,加大审批力度,对新上项目审核进行严格把关。省内新上的工业项目以及新购置的工艺装备、能耗水平必须达到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以此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项目的实施,强化工业有效投入,优化工业的投资结构,遏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再次,加快传统产业的低碳化。比如在建筑业中,大力提倡新型墙材和建筑新技术的应用,构建适合省内各地区发展的建筑节能技术体系。另外,积极推进运用高技术改造纺织、建材、化工、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最后,抓好产业的集中、转移和培育,坚持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将排放量较高的产业进行适度集中,以产业集聚区的形式提高产业集聚度,并利用循环经济的方式对这些产业加以改造,也可以将高排放产业的高排放环境转移到减排目标较轻的地区。
(二)培育和壮大低碳产业,逐步提高其在山东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十二五”时期,山东省应大力发展低碳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和以服务业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应积极推动信息技术、新型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规模发展,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大力促进电子产品制造、软件、信息网络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围绕太阳能光热、光伏两大产业,延伸产业链,加快建设沿海、内陆两大风能产业带,同时,加快新能源汽车等潜力较大的产业快速发展,有序发展低速电动车,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着力培植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聚区,形成山东省新的增长极;服务业方面,现代服务业是低能耗、无污染、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结合山东省的区位、资源及劳动力优势,应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文化传媒、服务外包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以及旅游、文化、传媒、信息等市场潜力大、能源消耗低的新兴服务业。现阶段最为切实可行的第三产业有旅游业和物流业。山东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内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既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开发旅游产业,提高地区的绿化水平,进而降低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外,山东省所处的区域位置、发达的交通运输线路和覆盖全省的邮电通信网络,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并且与其他产业相比,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较低,因此,发展物流业也可以作为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低碳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我国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开发利用领域已经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煤炭法》等等,这些法律的出台和实施显著促进了我国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开发新能源等工作的开展。但这些法律均不是针对碳排放问题的专门立法,并且由于现有相关规定较为粗略,可操作性不强,保护环境的效果大幅度较低。同时,我国迄今依然缺乏低碳产业发展的促进措施和立法保护,具体的奖励措施和规程更是少见,因此完善我国低碳发展的相关法律刻不容缓。当前,山东省内的立法情况更是较为薄弱,颁布的一些地方性法律文件缺乏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的把握。在现有法律环境下,山东省应当重视法律的导向和保障作用,为本省低碳经济的全面开展提供相应的立法制度保障。具体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第一,尽快出台山东省低碳相关法规,完善相关法律的地方配套法规,并详细规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流程;第二,制定山东省低碳产业目录和退出机制,建立山东省低碳产品的开发与相关制度;第三,强化政府责任,以立法的形式在财政、税收、金融等多个方面为低碳企业提供优惠措施;第四,建立绿色采购制度引导企业的绿色生产,建立企业的节能监督制度与定期汇报制度,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