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受资源短缺、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限制,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物价高涨以及银根紧缩的宏观环境下,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愈发艰难。
1.融资难问题突出。一是融资成本大幅上升。企业融资成本包括上浮利率、担保、评估等就占贷款总额的15%左右,并且拿到的贷款七成以上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费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二是中小企业贷款手续繁琐,需要准备的资料相当复杂,审批时间长,部分企业即使贷到了款,资金也难以及时到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三是银行方面按风险管理要求,不敢轻易向资产数量少、经营业绩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差且信用观念比较淡薄的中小企业贷款。这使得中小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资本,其年利息在20%~30%,甚至更高,从而加重了企业负担。
2.企业成本上扬。一方面,2011年以来工业原材料价格猛涨,突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高点,由此推高了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带动工业品价格指数上扬。与此同时,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售价面临涨不上去的困境。另一方面,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及承担的职工社会保险费逐年提高,造成用工成本增加。
3.结构调整和出口压力加大。一是能源资源要素约束加大。苏州市中小企业多集中在传统行业,高能耗企业相对较多,易受宏观政策影响,面对成本上扬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二是出口竞争压力和风险加大。2011年以来人民币升值较快,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在6.29左右,这加大了出口型中小外贸企业的竞争压力。轻纺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普遍因担心人民币汇率频繁变动而造成汇兑损失而不敢接长单。苏州市很多中小光伏产业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国内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出现行业性亏损。
4.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苏州市民营企业行业分布广、数量多,但总体而言,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不强。从长期看,摆脱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但不少中小企业受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制约,转型升级乏力,缺乏核心竞争力,自主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很少有企业以技术为支撑,拥有雄厚的研发能力,市场一旦发生不利的变化,企业就容易陷入困境。一是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亏损面扩大。2012年1-11月苏州市亏损企业达2811个,亏损面28.3%,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二是应收账款和产成品两项资金占用大幅增加,资金周转困难加剧。三是企业投资信心不足,观望情绪浓厚。2012年11月苏州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延续了10月份回落走势,仅为48.8,环比跌落0.9个百分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