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虽面临着诸多共性及个性问题,但也存在支撑转型的有利条件:1、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已引起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2、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逐年增加;3、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仍具备可利用的资源优势;4、部分资源型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内蒙古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虽面临着诸多共性及个性问题,但也存在支撑转型的有利条件。
(一)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已引起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
2007年底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制定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
(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等,都把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另外,国家还将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和煤炭城市沉陷区治理以及林业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同时,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设立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吸纳就业的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这些扶持政策及资金投入,为我区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仍具备可利用的资源优势
资源型城市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可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提供支撑,进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力。锡林浩特、霍林郭勒、满洲里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即使像阿尔山等主导资源性产业严重衰退城市,也还有其他资源可加利用。比如,阿尔山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冷泉、温泉、热泉、高温泉等温度、功能各异的矿泉百余眼。
(四)部分资源型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满洲里、阿尔山为口岸城市,辐射带动临近的牙克石、扎兰屯等,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国际贸易、跨境旅游等前景广阔。赤峰市居于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之间,东南和西南分别靠近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经济区域。境内有8条国省公路干线和京通、叶赤两条铁路,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具备建设与东北老工业基地配套的能源基地、有色金属基地、零部件基地、生态环保基地的良好条件。锡林浩特市享受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优惠政策,又在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范围之内,同时又具有被东北、环渤海、呼包鄂“三大经济圈”叠加辐射的区域,向北连接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口岸,还是国家向北开放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