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但城镇化绝不是简单的人口转移问题。要继续深化完善城乡二元户籍配套改革,制定完善的城镇就业、住房、教育、社保等综合配套政策,完善城乡建设用地机制,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开发建设模式,稳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增加项目建设用地补给。
(一)科学规划,构筑城镇建设新格局
从区域城镇化水平看,全市城镇化发展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县城和城镇。要在全市“三年上水平”总体规划下,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对城镇发展进行科学性、前瞻性规划,完善城镇化布局。
(二)因地制宜,注重区域差别化发展
——中部区域:中部地区城镇化率总体已经达到一定水平,重点应放在组团县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上。建议对中部五区四县市区域实行“一体化”发展,即做好交通设施、产业市场、生态环境、人才科技等方面的对接与融合发展。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中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应大力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坚持以物流促三产,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2、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型的工业企业不仅可以大量的吸纳来城务工的剩余劳动力,对于中部来说,发展工业应该更为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
——东部区域:东部各县市情况决定了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应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城镇化快速发展。
1、大力发展工业。统一规划,工业向园区集中。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主战略,作为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为农产品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出口”。
2、加大城镇建设力度。东部各县市要学习先进、查找不足,采取超常措施,打一场县城建设翻身仗,加快提升东部县市城镇化水平。
——西部区域:在西部地区要依托县城发展壮大一批小城镇,通过县城的发展实现城镇化。把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作为城市化的出发点。
1、大力实施生态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以农致富”的重要途径。要加快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
2、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落后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小城镇建设是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
(三)加强管理,增强城镇化发展支撑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但城镇化绝不是简单的人口转移问题。要继续深化完善城乡二元户籍配套改革,制定完善的城镇就业、住房、教育、社保等综合配套政策,完善城乡建设用地机制,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开发建设模式,稳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增加项目建设用地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