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建国初期政府强力推进北京市重化工业体系建设、在当初被看作是“再合理不过”、而在后来花费很大精力耗费巨额成本来被迫“转型”一样,政府现在推进的产业体系在今天看来是合理的和必须的,但是否将来有一天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改变也会被迫面临“转型”呢?
事实上,北京市的产业走向是潜伏着危机的,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资源与环境的强约束,而恰恰是这一点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首先,北京市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短缺。北京是高度缺水地区,多年来,水资源供应量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仅为21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年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标准下限[1]。即使北京市一直采取压缩工农业用水,保证城市和生活用水的节水方针,用水仍然有很大缺口。2008年9月,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向北京供水,但即使考虑南水北调因素,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经济总量的扩充和人口规模的扩大,水资源缺口仍然很大。这就决定了重化学工业和高耗水型工业不适宜在北京发展,甚至对于一般的制造业发展布局也要相当慎重。然而,在北京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和调整中,制造业仍然成为重点。更有甚者,近年来,北京市还引进了高耗水企业,如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北京基地、北京啤酒朝日有限公司等,尽管这些企业的节水工作做得较好,从生产用水到生活用水均层层把关、步步控制,严格杜绝水资源的浪费,但这些企业落户北京市仍应受到质疑。
其次,北京市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间存在着巨大缺口。北京市的能源供给极为有限,所需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均来自域外,有限的煤炭停止开采后,也要全部依赖于调入。这种资源禀赋条件,使北京市只能发展低耗能的产业。然而,现状却是北京市拥有相当大规模的能源加工转换工业,高耗能的产业如造纸、纺织、化工、印染、水泥、电镀等行业仍然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即使是所谓现代制造业对于能源的耗费也是比较高的。为此,北京市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但总体而言,北京对于能源的需求仍然依赖于域外。
再次,北京市的产业发展还须考虑环境的容量。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一直为人们所诟病。2011年11月,北京市一连多天被雾霾笼罩,美国驻华使馆的监测站显示北京空气污染已达到“危险”水平。至此,PM2.5进入公众视野。PM2.5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污染及汽车尾气。在北京市PM2.5的构成中,除了扬尘以及工业加工中的排放外,主要是能源排放,其中,机动车排放和燃煤的排放是主体部分。为此,从2012年开始,提升空气质量成为市政府的重点工作。
不仅如此,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北京必须走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道路,必须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从而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
由此看来,北京市现有的产业发展仍然没有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即使提出构建新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且需付出昂贵的代价。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