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2011—2030年期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关键转折时期,将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工业方面,未来10年,中国将积极应对挑战,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将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以此引领未来工业的发展;将采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和升级传统工业,中国传统工业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全面升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将加快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以此促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国区际产业转移将提速,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加快。关键词:工业经济,预测
2011—2030年期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关键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与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而,认清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将要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及机遇挑战,预测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情景,展望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建立一个宏观经济结构联立方程模型,对未来20年(2011—2030年)的社会经济情景进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较为全面地探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景。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判断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之一,但人均水平低,地区、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4.1万亿元,已经超越德国成为第三大经济体。虽然经济总量已经在全世界排名第三,但人均GDP只有3745美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不到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1/10。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不均衡,2007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32089元,中部地区人均GDP为14754元,西部地区人均GDP为13186元,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2.43倍;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33倍。
2、从整体上看,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重化工业化的深化发展是中国现阶段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具备了庞大的生产能力,但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2000年以来,中国工业逐渐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重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中国工业经过30年迅速发展,具备了庞大的生产能力,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推动力。1978—2009年期间,工业年均增速达到11.4%,高于GDP9.9%的年均增长率,2000年以来,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持续翻番,主要工业品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2000—2009年,原煤产量增长了134.8%,化学农药产量增长了272.7%,水泥产量增长了176.4%,钢产量增长了342%,汽车产量增长了566%。
但是,必须看到中国工业技术来源过多依赖于国外,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从长期看这必然影响到中国产业的升级和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引进国外技术的成本日益提高,而且也越来越难以获得真正的先进技术。在未来的工业化进程中,现有以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为主的技术供给模式的发展空间日趋狭小,要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并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供给模式。
3、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相对缺乏问题非常突出。中国经济虽然经历了30年高速增长,但发展方式粗放,导致资源、原材料浪费严重,火电供电煤耗、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乙烯综合能耗都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5%。粗放的经济方式使得资源、环境代价严重,支持能源消费的主体依然是煤炭,更加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2000—2009年的8年间,我国的煤炭消耗量翻了一番多,这种局面造成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难以控制。目前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已经超过60亿吨,稳居世界前两位,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温室气体排放相对较低的国际谈判优势已不复存在。虽然近年来废水排放强度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但废水和COD排放总量仍居高位。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仍然很大。
4、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资本、劳动、土地等有形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投资效率持续快速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进一步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的高投入,以及资源的高消耗,以TFP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贡献不足30%。2000—2009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11.2%,而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超过20%(可比价),固定资产投资远高于GDP的增长率,宏观投资效率持续下降。
5、经济发展过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远高于GDP增长率,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均低于GDP增长率,资本形成率稳步提高,最终消费率尤其是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2000—2009年期间,资本形成率从35.28%上升至47.7%,最终消费率从62.30%下降至48.0%,其中居民消费率从46.4%下降到35.1%。投资不同于消费,在短期内投资扩张会提高总需求水平,但也会增加新的生产能力。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虽然可以实现短期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但是长期内总需求的增长将难以跟上总供给的增长,生产过剩的状况会日益严重,宏观经济将会严重失衡。
6、中国已经建立起开放型的经济体系,对外贸易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为全球提供大量质优廉价的商品,出口结构也有了极大的改善。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已经达到12016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1957亿美元,而1980年出口总额仅为181.19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9亿美元。出口结构也有了极大的改善,198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比为49.95%,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额占比仅为4.65%,到2009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比已经上升到94.7%,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额占比为51.8%。
7、中国已达到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水平,从消费结构上来看,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已经从过去的“衣”、“食”阶段进入“行”、“乐”、“住”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人均GDP年均增速达到8.6%,2009年人均GDP已经达到2.56万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水平。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343元,2009年为1717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也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9年的5 153元。从消费结构上来看,中国城乡居民已经从过去的“衣”、“食”阶段进入“行、乐、住”阶段。
8、中国处于城市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2000—2009年中国城市化率从36.2%上升到46.6%,平均每年提高约1.2%,每年新增城市人口近2000万;城区建成面积由2.2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81万平方公里,平均增速为6.1%,城市每年新增建城区面积1741平方公里,而1990—2000年每年新增建城区面积平均为958.3平方公里。城市道路公共设施也有了极大的改善。高速公路、电气化里程、民航运输线路长度高速增长。
9、中国已经步入发展型社会新阶段,正在经历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空前机遇和巨大冲击。目前,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等,都在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矛盾。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和重组,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和社会分化加剧。2007年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7,2009年该值接近于0.5,城乡收入差距也由2000年的2.79上升到2009年的3.33。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对于广大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程度比较低,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保障程度低。
二、20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景预测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本课题建立了一个宏观经济的结构联立方程模型来对中国未来20年(2011—2030年)的经济社会状况进行分析预测,并以本模型为基础来分析不同情境假设下,中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该模型包含32个变量,其中24个内生变量,8个外生变量。模型包括生产模块(5个方程),收入和消费模块(4个方程),投资模块(8个方程),政府模块(2个方程),贸易模块(2个方程),资源和环境模块(2个方程)。模型的样本区间为1978年到2009年。对于人口的预测,本文采用综合计算了2001—2005年中国的婴儿出生率,各年龄段的存活率和死亡率,建立LESLIE矩阵来对人口进行预测。本文使用EViews6.0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估计,并用软件中的情境分析功能来研究不同的情境假设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虽然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规模不大,但也包括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部门,尽可能地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部门的联系,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大致趋势。
在数据处理上,本文对某些序列个别年份的缺失或异常值进行了处理,关于投资和资本存量的数据本文参考了单豪杰(2008)所发表论文中的数据,其余数据均来源于中经数据网宏观年度数据库,文章对三大产业产值,GDP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资本存量,收入和消费序列,科研经费(该序列用CPI进行调整)都以1990年为基期进行了价格调整。其余序列由于缺乏相关的价格指数,则以名义值进行计算。
我们分三种情形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进行了预测,第一种情形是粗放增长情景,延续目前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下对未来经济的经济增长的预测;第二种情形是集约发展情景,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提高到45%的情景;第三种情形是科技进步主导增长情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5%。本文认为第二种情景即集约增长情景,在国家大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的情形下实现的可能性较大。
(二)情景预测
1、2010—2030年期间,中国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老龄化问题将日益突出,并将在2013年左右迎来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将不再延续。2024年人口达到高峰,为14.2亿人左右。2010—2030年期间,老龄化的问题将日益突显,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都显著上升,人口的经济负担加重。2013年劳动人口数量(15—64岁)将达到高峰,为9.26亿人,随后将逐年下降,2030年劳动人口数量将下降至8.36亿人,人口红利将不再延续。
2、2010—2030年期间,城市化率还将显著提高,但城市化的速度将逐渐放缓。主要研究机构预测表明,2010—2015年期间,中国仍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但在2015年左右高速城市化过程将结束,此期间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到2015年达到53%左右。2016—2030期间,城市化的速度将逐步放缓,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左右,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2030年以后,城市化的速度还将进一步放缓(表2)。
3、2010—2030年期间,中国经济仍将经历较快增长。GDP增速将逐渐放缓,增长质量将显著改善。未来的20年里,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将逐渐减小,经济增长将更依赖于内需的增长。在集约增长情景中,2011—2030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6.7%,其中2011—2015年期间年均GDP增长率为8.8%,2016—2020年期间年均增长率为7.2%,2021—2030年期间年均增长率为5.5%。
4、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基本实现工业化,在2030年完成工业化进程。从产业结构整体趋势来看,2011—2030年期间,第一、第二产业占比将持续下滑,预计第一产业将下降3个百分点左右,第二产业将下降10个百分点左右;第三产业占比将持续上升,预计将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2011—2020年期间,第三产业将逐渐接替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到2020年,第一产业的占比将下降到6.0%,第二产业的占比将下降至46.3%,第三产业的占比将超过第二产业升至47.7%,人均GDP达到7640美元(2008年美元价),城市化率达到57%,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2021—2030年期间,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还将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继续上升,并在2024年超过50%。2030年,第一产业下降到5.1%,第二产业下降到40.9%,第三产业占比将达到54.0%,人均GDP达到13000美元(2008年美元价),城市化率达到65%,中国将完成工业化进程。
5、2010—2030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将持续较快增长,将在2030年步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持续较快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在未来20年里,中国居民收入将持续快速上升,2030年人均GDP将在13000美元左右(集约发展情景,2008年美元价),届时将步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按照2006年世界银行标淮,人均收入超过10726美元便达到高收入国家标准)。2011—2030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持续较快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升级,在汽车、医疗保健、住宅、教育、文化娱乐、旅游和服务上的消费支出将显著增加,这些消费品种在消费中的占比也将明显提高。尤其是汽车消费,在未来的10—15年里需求将高速增长,拥有汽车的家庭将大幅上升,预计2020年城镇居民每百户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辆,2030年将进一步上升至85辆。农村的消费方式也将逐渐向城市靠拢。
三、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的国际环境
1、全球经济仍将持续增长,到2030年全球经济规模将翻一番,世界经济格局加速调整,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可能会更加严重。当前,国际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及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但从长期趋势来看,世界经济仍会持续增长,到2030年,全球经济规模将翻一番,经济增长将越来越多地由发展中国家推动。全球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金融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将继续加强,新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全球贸易比重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全球化将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及一体化可能导致全球的结构失衡,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可能会更加严重。
2、世界人口持续增长,人口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形势变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世界人口将持续增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人类预期寿命增加5年左右,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突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增长,全球性贫困人口将大大减少。
3、全球发展觉醒,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已是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对全球资源、技术和世界市场的争夺更为激烈。2000年以来,新兴经济体整体的增长率达到7%,成为世界重要的增长极。从整体上看,未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发达国家,亚洲率先走向崛起,新兴大国高速发展,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亚太地区在全球的地位在上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未来持续发展的能力,将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及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变革,未来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相互合作是国际政治未来的基本模式。与此同时,对全球资源、技术和世界市场的争夺更为激烈。
4、全球能源消费持续增长,世界能源供需平衡趋紧,能源可持续发展要求急迫。当前世界能源结构仍然以化石能源为主,石油仍然保持了第一的位置,形成了油、煤、气三分天下,辅以核电和水电的基本格局。世界能源价格以石油价格为代表,国际油价的巨大波动,说明世界能源供需平衡十分脆弱。目前发达国家拥有全球最多的能源基础设施,占有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份额,随着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不断上升,全球能源消费格局将在预测期内发生改变,到2030年能源短缺和需求压力严峻,传统能源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国际能源供需形势说明,中国难以依靠国际资源,大规模用油气替代煤炭,重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石油化道路。在全世界范围里,向节能型发展道路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能源是解决世界能源供需矛盾的唯一途径。
5、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将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全球水资源匮乏、环境恶化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全球在严重缺水的压力下生活的人口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全球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生态系统将继续遭到破坏,地球上的物种也将持续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增加,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全球变暖有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人类将遭受更多的暴风雨、飓风、龙卷风的侵袭,并频繁地遭遇严重旱灾和洪灾,气候变化议题正在改变整个世界。
全球经济增长和全球化带来的收益可能会被它们带来的环境负效应所抵消。尽管技术进步使得扩展和加强对稀缺全球资源的利用成为可能,但生产的增加会扩大跨国污染,一国的决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全球环境威胁将要求更多的多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控制传染病、保存海洋渔业等突出的全球问题,并迅速催生与此相对的新能源、环境、气候等新技术、新的经济领域和产业群。
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1、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的消退,人口老龄化导致储蓄率下降,投资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这些都将会使传统发展模式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减弱。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按目前的增长模式和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工业经济增速将快速下滑,因而,必须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内生集约式增长,减缓未来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率快速下滑的局面。
2、中国整体环境已进入复杂结构性、压缩性、复合性、区域性环境污染新阶段,环境、生态承载能力将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现阶段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口众多所带来的问题,已经表现得非常突出,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国家生态屏障地区的脆弱环境状况已经接近极限。中国整体环境已进入复杂结构性、压缩性、复合性、区域性环境污染新阶段,2010—2030年期间,中国将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还将带来巨大的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压力,生态和环境承载力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按照目前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将难以下降到哥本哈根承诺的水平(2030年只能在2008的基础上下降13%)。必须切实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集约式增长,才能推动单位GDP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大幅下降。我们预测,在转变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式增长以后,2030年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下降29.3%。
3、2010—2030年期间,中国将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这一阶段,资源、能源约束问题将更为突出。2010—2030年期间,中国将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这一阶段,化工、冶金、金属制品、建材、电力等原材料生产和初级加工为特征的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从而带动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按照原有粗放式增长模式及发展趋势,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将下降缓慢,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2030年的能源消耗总量将达到2008年能源消耗总量的3倍,中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将进一步提高。切实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在未来实现单位GDP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度下降,2030年单位能源消耗与2008年相比将下降51.3%。
4、中国面临严峻的外部竞争形势。传统出口优势领域面临后发国家的追赶,低成本优势面临挑战;在先进技术产品领域,中国将面临发达国家科技优势的竞争压力。同时,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中国将承担比较重的减排任务,这也将对中国的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力。随着劳动力、环境成本的提高,在传统出口优势领域将面临后发国家的追赶,低成本优势将逐渐散失;碳关税的开征还将进一步削弱中国在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借助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实施再工业化,将在生产制造环节对中国制造业产生较大的冲击;而在先进技术产品领域的竞争中,中国将面临发达国家科技优势的竞争压力。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远未完成,仍处于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上升阶段,减排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发展形成压力。
5、中国科学技术研究基础和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创新能力和创新体制还远不能适应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给我们试图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现阶段中国科技水平仍远落后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原始科学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新能源、清洁生产、新材料、信息技术、生命科技等新兴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为中国在未来20年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科技赶超带来很大的困难。科技管理体制和创新体制也远不能适应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科技管理体制上多头管理、部门分割、职能交叉问题严重,有限的科技资源由多个政府部门分管,协调困难,并造成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重复浪费;科研机构管理僵化,行政管理色彩过浓,不利于创新思维形成和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科研公共平台建设落后,科技设备、科技文献和科技数据没有实现有效共享,导致国家科技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缺乏有效培养、造就和吸引创新型人才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五、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景
未来的10年里,中国仍将处于快速工业化、快速城镇化和工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在这期间,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逐渐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传统产业在高新技术的改造下将全面升级,产品结构将不断提升,改造升级后的传统产业仍将会以较快速度增长;“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精致制造”将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未来10年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全国来看,中国刚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段,未来10年,中国仍将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重化工业化仍将深化发展,到2020年左右,中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但是从区域来看,目前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刚步人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东部地区已经步人工业化后期的后半段。未来10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将加速,重化工业化将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在2020年前后,中部、西部地区将先后进入工业化后期,2030年前后,中、西部地区将先后完成工业化进程。东部地区将在未来5年内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此后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上。值得注意的是,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再重工业化”趋势,新一轮重工业化靠近沿海、靠近终端市场,这是因为,铁矿石、原油等原材料的进口,以及钢铁、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产品主要依赖水运,为降低运输成本,钢铁、石化、造船、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的投资在上海、广东地区猛增,并在装备方面体现出大型化、现代化程度高的特征(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10)。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水平也逐步提高。现在中国有些工业行业的现代化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大量现代化的大型工业企业,但是工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还相对较低,主要工业行业的现代化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依然有巨大的差距。在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工业技术来源过多依赖国外、研发投入不够、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关键f陈佳贵、黄群慧等,2009)。未来10年,中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核心是在进一步加快工业化步伐过程中积极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以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来促进工业化进程向高级阶段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速度将加快。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快速发展,并引领未来中国工业的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为潜力巨大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今后—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领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十二五”期间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极严峻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部分领域先后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一些重要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涌现出一批高速成长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群;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呈现出积聚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了若干集群和产业积聚区。这些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此外,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低成本也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较优势。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有利于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市场和组织(胜出企业)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尤其应当注意选择特定技术、特定产品和特定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的方式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未来10年,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培育和发展政策的支持下,在日益完善的市场机制引导下,能克服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迎来高速发展,并引领中国工业未来的发展。
(三)传统工业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高新技术改造下,传统工业将全面升级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维持快速度发展的势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仍将以快速进行,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提速,对于原材料、能源的需求量仍将大幅上升,钢铁、化工、水泥、有色金属等传统原材料工业仍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目前,以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原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中国巨大的原材料工业产品需求及其增长不可能主要依靠进口解决,中国原材料工业发展中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不能以不发展重化工业的方式解决,而是需要依赖于更发达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更先进的工业技术水平(金碚,2010)。中国将通过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全面改造传统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大幅度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通过采用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性能与附加值。
未来1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快速增长,收入分配趋于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将显著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将有大幅度的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意味着对于消费品的质量、产品的个性化、安全性、便捷性等等都有更高的要求,传统消费品将不断升级。收入分配趋于平衡,意味着中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会把更多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这些都会使得传统消费品工业需求规模仍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消费品工业,将在绿色制造、清洁生产以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改造下完成全面升级。
未来10年,传统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消费品工业的全面升级和发展,给传统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很大发展空间,也给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全面升级提出了内在要求。传统装备制造业将在吸取信息技术、新材料、机械、电子、绿色制造以及现代管理等高技术成果,并将其优化继承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为传统工业提供用于柔性制造、绿色制造和精益制造的新一代技术装备。
(四)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仍将长期存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全面升级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仍将长期存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2009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3.3亿人,其中第一产业年末从业人数2.97亿人,占整个从业人数的38%。预计2015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3.8亿人,其中劳动人口9.23亿人;2020年人口总数将达到14.1亿人,其中劳动人口为8.91亿人;未来10年,仍将有大量农业人口转为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但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还很低。未来10年里,依然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除此之外,丰富的原材料资源、上游供应商的有效供应链、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和保证、协调产品开发的能力和30年改革开放中基础建设所形成的物流能力,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大量出口企业赖以生存和竞争的得天独厚的能力,已经形成并在未来10年将继续保持世界领先的总体优势(朱为众,2009)。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教育水平、培训水平的提高可以把现有的经济潜力和劳动力质量进一步加以提升,将为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竞争优势提供进一步的支撑。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中国不只是世界工厂,还将逐渐成为世界的消费中心,这将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未来10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面临持续、全面升级:将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全面改造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将更为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提高产品的档次;更为注重品牌的培育,更为注重渠道优势的培育;将更加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注重技术工人的培养。未来,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面改造升级,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将全面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抵消劳动力成本上涨带来的冲击。未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面的升级不只是体现在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内的全面升级,还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链上的劳动密集环节的快速增长。
(五)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加深,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将快速发展,将促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和服务开始出现融合的势头,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速。未来10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发展,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加深。随着大规模生产日渐普遍,单纯制造过程已经不再能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只有更多的服务渗透的生产过程才能获得竞争上的优势。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功能日趋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制造业高度发展呈现出服务化的新倾向。信息服务、研发服务、营销服务、融资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物流服务等和生产过程结合得日益紧密,制造和服务相互渗透融合进一步增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顾客满意”重要性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解体和回收。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10)。
未来10年,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加深,中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将快速发展,并促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推动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战略从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的静态比较优势模式向发挥人力资源综合优势和培育人力资本的动态竞争优势模式转变,逐步进入和占领国际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获取更多比较利益。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不断挖掘经济效率提高的源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会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发展市场,还具有开发市场需求的功能,对于企业开展技术进步和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现代制造业已经广泛融人研发、产品设计、品牌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成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产生直接的重要作用。
(六)区际产业转移将提速,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加快
金融危机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资源、能源短缺和高能耗的影响,产业转移压力明显加大,市场机制推动的产业转移开始明显增加。未来10年,沿海地区土地、能源、劳动力和生态环保等成本仍将快速攀升,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将加速进行。未来的产业转移将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产业转移投资规模巨大,据有关方面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领域不断拓宽,产业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从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乃至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化。三是由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的零散迁移,转变为企业“抱团”的、产业集群式的整体性转移。四是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政府效率高和投资环境好的中西部省市,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势(李平、石碧华,2010)。
未来,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将加快。区域合作的领域和内容都会不断拓展和深化,区域合作将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区域的一体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区域合作机制将逐步完善,更有利于协调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形成多层次、多区域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更有利于产业在区域之间的分工和协作。
参考文献:
①陈佳贵、黄群慧等:《中国工业化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②金碚:《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工业》,《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7期。
③李平、石碧华:《十一五”国家区域政策的成效“十二五”区域规划与政策的建议》,《发展研究》2010年第7期。
④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载《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⑤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09世界制造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⑥朱为众:《脱离国情的劳动密集产业转型》,《新财富》2009年第8期。
作者简介:
作者李平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江飞涛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市场投资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王宏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室主任、副研究员;巩书心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