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重点流域水质未发生根本转变,水污染防治形势依旧严峻。十九大报告对于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战略提出着力解决环境问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突出方案,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水利部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年平均缺水量高达500多亿立方米。北方缺水尤为严重,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
相关报告:2017-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现状及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京津冀水污染现状
建设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以城带村、镇带村、联村合建、单村处理、单村收集储存等方式,因地制宜解决农村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到2019年,实现城乡结合部村庄、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村、民俗旅游村均设有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消除污水直排问题。到2020年,完成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760个村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制定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引导农民施用配方肥、缓释肥,加快实现水肥一体化利用。到2020年,全市化学农药、化肥施用量分别减少15%以上、20%以上。
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我国“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了“行动指南”同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印发《“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县城不低于85%,其中东部地区力争达到90%;建制镇达到70%,中西部地区力争达到5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全国七大重点河流域中除了位于南方的长江与珠江的水质处于优良状况(Ⅰ-Ⅲ类水)的比例达到 70%以上外,其他五大重点河流域的水质情况都不容乐观,其中黄河流域、松花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水质优良比例分别为 59.10%、 60.20%与 53.30%,而海河与辽河流域的水质优良比例只有 40%上下,污染情况非常严重。湖泊(水库)水质情况不容乐观。
住建部和环保部 2016 年 2 月 18 日联合发布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情况,截至 2 月 16 日,全国 295 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 77 座城市没有发现黑臭水体。其余 218 座城市中,共排查出黑臭水体 1861 个。
其中,河流 1595条占 85.7%;湖、塘 266 个占 14.3%。
从地域分布看:南方地区有 1197 个,占 64.3%;北方地区有 664 个,占 35.7%,总体呈南多北少的趋势;
从省份看: 60%的黑臭水体分布在广东、安徽、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苏等东南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截至 2017.6 .6 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督平台认定黑臭水体 2100 个,水体长度为 7063.383 公里,约相当于长江长度的 157%,水体面积为1484.647 平方公里,约相当于太湖水域面积的 63%。
2017年国内水污染治理单位超15000家,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利好刺激下,2017年全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实现销售总收入大约3950亿元,与2016年对比复合增长率约14.5%。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