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山东省政府以鲁政发〔2015〕9号文正式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发〔2014〕29号文件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意见》,立即吹动了山东保险业的一池春水。日前,本报记者就山东保险业创新发展的热点问题,采访了山东保监局局长孙建宁。
既充分体现新“国十条”精神
又密切结合山东省情
记者:山东版新“国十条”是在对山东保险业充分把脉的基础上,对山东保险业进行了全新定位,勾画出未来一段时期山东保险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图。请对目前山东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孙建宁:近年来,山东保险业呈现出新的重要阶段性特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保险大省,保费规模、机构总量、从业人数和产险利润分别为全国第3、第2、第1和第1,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但是,对照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要求,山东保险业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大而不强”的特征较为明显,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覆盖面和渗透率不够、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不足、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体实力较弱,2014年山东保险业总资产仅占金融业的3.6%,低于全国1.9个百分点,是金融业发展的“短板”;保险覆盖面偏低,2014年,保险深度居全国第21位,保险密度居全国第9位;服务领域不宽,承保资源集中于车险、分红险,农险、健康险、责任险等发展滞后,仅有少部分灾害事故损失能通过保险获得补偿;保险法人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在全国缺乏影响力,金融资源聚集和辐射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比较弱,特色产品不多,一些领域尚为空白。
记者:《意见》既贯彻落实了保险“新国十条”的有关精神,又紧密结合了山东经济社会和保险业发展实际。作为出台和起草《意见》的行业主管部门之一,请您谈一下体会。
孙建宁:我认为《意见》充分体现出“三新”“三实”的特点。一是“理念新”,文件着重突出了20项“山东特色”保险工作,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发展适合文化企业特点和文化产业需要的特色保险业务”。二是“方法新”,文件明确列示26项重点工作均将保监局作为参与部门,其中2项工作由保监局牵头开展,是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三是“内容新”,文件突出保险对山东“两区一圈一带”、“海上粮仓”及金融区建设等全省重大战略部署的服务和支持,并明确鼓励在“运用保险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养老保险服务”、“三农保险”等10个方面16项领域,积极开展创新和探索试点。
“三实”:一是“机制实”,文件要求“各级政府要将保险纳入社会保障、综合治理、防灾救灾、应急管理、安全监管等相关工作体系,加强对保险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推动。二是”政策实“,文件中许多政策务实可行,操作性强。如明确,”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的保险覆盖率达到种植面积的90%以上“,”将个人保险代理人所缴付的基本社会保险费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等。三是”做法实“,将26项重点工件都明确了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同时拟在17个方面通过地方立法或建立全省性制度,推进保险工作。如”出台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政策,在重金属、化工等重污染高风险行业试行强制保险“,”推动通过地方立法,建立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险种的强制实施制度等。
“三农”保险
受到高度重视
记者:山东是农业大省,我们注意到《意见》中针对“三农”领域开展农业保险着墨很多,具体都有哪些创新点?
孙建宁:《意见》共6大部分21条,其中有3条专门说农业保险,可以说从制度安排、险种、产品创新、政府支持政策、服务体系都非常细致全面,在我省过去的文件中从未这样提及。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和许多产品都是全国第一,农业保险却是薄弱环节,去年我省农业保费规模仅居全国第十三位,中央财政补贴的险种我们仅有3个,去年扩展到了9个,还有很大的空间。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逐步将国家补贴的险种全部开展起来,不断提高现有农业保险的覆盖率,逐步扩大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范围;完善财政补贴机制,提高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的保费补贴,提高基层发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各种新兴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丰富农业保险品种。
记者:您刚才提到的“三农”保险的诸多方面,其实与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现在全国其他省市也都出台了新“国十条”的落地政策,请问其他省市在农业保险方面,有哪些值得我省借鉴的经验?
孙建宁:我省农业保险经营风险一直较大,政府财政补贴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没有建立,2008年至2014年,我省农业保险累计亏损4.8亿元。目前,进行风险分散的手段主要是依靠公司再保险和计提风险准备金。从其他省市情况来看,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在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比如江苏采用的是“联办共保”模式,由政府和保险公司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四川规定农险超赔责任实行试点市农业保险赔付3倍封顶方案,由省政府与试点市政府、保险机构按三方协议承担风险责任;北京赔付率在160%以下由保险公司自担,超过160%的风险,保险公司封顶赔付,政府承担剩余赔付责任。
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
提质增效
记者:《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保险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作用。对于我省而言,国企改革将成为我省经济改革的重点方向,请问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保险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孙建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一是明股实债的股权投资计划。如中石油管道联合公司,近期国寿参与的中石化销售公司改革。二是股权投资,如平安参与的京沪高铁、国寿参与的广发银行增发。
记者:除了国有大型企业,我省还有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对于它们而言,融资难融资贵是其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请问保险资金在这方面会有什么安排?
孙建宁: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一是潍坊和枣庄开展了订单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由财政拨付预计贷款额的1.5%,与银行让利的1%一起汇集成“预赔基金”,当出现坏账时,先以这部分资金垫付贷款损失。当预赔基金耗尽时,再由保险公司赔付坏账的90%,剩余部分由银行承担。二是济宁开展了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农业种养殖大户、初创期小企业和城乡创业者三类主体提供担保。由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大地财险、泰山财险4家公司组成“济宁市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共保体”,按照份额承保。市政府承诺以财政资金弥补损失:当赔付率大于100%,小于150%时,财政对超出100%的部分补偿一半;当大于150%时,财政对150%以上的部分全额补偿。当出现坏账时,保险公司赔付70%的贷款损失,其余由贷款银行承担。泰安也开展了类似的推动工作。
记者:我们注意到,随着保险专业化的发展,出现了渔业保险、科技保险等多种精细化的保险品种,很多我们认为很难参保的产业也有了保险,比如文化保险,保险机构能为其提供怎样的服务?
孙建宁:专业化保险品种的出现和增加,体现了保险业服务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以文化产业为例,目前我省所谓的文化保险主要是对文化企业员工的人身保险,而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险业务种类较少、总量不大、空白点多。例如在艺术品保险领域,对大部分保险公司而言,工艺品、古玩字画、金银首饰等均不在保险范围内。另外,我省甚至我国目前没有形成专业化的文化产业链保险,缺乏从艺术创作到生产销售一系列的风险保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适合文化企业特点和文化产业需要的特色保险业务”。找准保险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结合点,为文化产业提供多环节、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服务;加大对文化企业养老和健康保险的服务支持力度,运用保险公司的精算队伍与技术,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养老年金或其他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如艺术品等高价值文化商品的分保合作机制,有效分散风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