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14年福建省出口钢材200.8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80.1%;价值95亿元人民币(以下简称“元”),增长65.4%。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4731.5元,下跌8.2%。
一、2014年福建省钢材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12月出口量环比大幅减少,出口均价环比上涨。2014年,福建省钢材出口量呈现震荡态势,2月份出口量跌至2013年以来最低仅7.6万吨,而11月份出口量增至2013年以来最高,达到28.1万吨;出口量同比除2月份减少19.4%外,其余月份均大幅增加,其中9-12月均成倍增加;12月当月出口18.6万吨,同比增加1.1倍,环比减少33.7%。与此同时,出口均价除7、8月份同比上涨外,其余各月均同比下跌;8月份钢铁出口价格上升到2014年以来最高峰为每吨5634.8元,而后连续三个月环比下跌,到11月份平均价格跌至2014年以来最低价为每吨4119.6元;12月当月,出口均价为美吨4513.6元,同比下跌10.1%,环比上涨9.6%。。(下图)。
(二)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014年,福建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钢材195.2万吨,增加84.4%,占同期福建省钢材出口总量的97.2%。同期,加工贸易出口5.4万吨,增加13%,占2.7%。
(三)国有企业出口倍增,占比超6成。2014年,福建省国有企业出口钢材126.4万吨,增加1.2倍,占同期福建省钢材出口总量的62.9%。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5万吨,增加81.8%,占17.4%;民营企业出口39.4万吨,增加11.5%,占19.7%。
(四)东盟为最大的出口目的地。2014年,福建省钢材对东盟出口79.5万吨,增加23.9%,占同期福建省钢材出口总量的39.6%。同期,对韩国出口22万吨,增加78.3%,占10.1%。
二、当前钢材出口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钢材出口量继续高位运行。2014年钢材出口较去年增幅明显。一方面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钢铁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为了缓解供需矛盾,钢铁企业加大出口力度,纷纷采取低价竞销策略,抢占海外市场。同时,全球制造业继续扩张,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对钢材特别是建筑钢材的需求明显增加拉动出口大增。
(二)产能过剩依然显现,钢价难有起色。今年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建筑、机械、汽车等钢铁下游行业发展增速放缓,全国钢材消费量虽有所增加,但增幅明显下降。钢铁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将继续抑制钢材价格的回升。以目前钢铁业产能利用率不到70%水平计算,实际产量达到8亿多吨,供大于求,钢企间价格竞争,钢材价格将维持低位波动,涨价条件不具备[1]。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我国钢材廉价的产品附加值低,促使部分钢厂甚至为了盈利以次充好;这样的产品激增,使得我国钢材在国际市场难有形成良好形象,并且对于当地的钢材市场有一定的冲击,由此受到国外钢材市场的关注就越来越多。主要出口目的地东盟国家(如越南、泰国、菲律宾)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的钢铁工业,而随着出口量日渐增多,容易引起贸易摩擦。更多详情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的研究报告《2015-2020年钢材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