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整体一直保持较高增速,其中中成药大品种持续发力,在多个主流治疗领域,市场销量远超一线化学药。目前,我国中药产业虽发展迅速,但面临“内忧外患”,药企创新积极性不高、科研力量分散、缺乏必要循证数据等问题制约着中药大品种走出国门。
业内人士指出要根除“内忧外患”,新药创制和现有大品种的二次开发无疑是我国中药产业未来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但因为我国中药企业目前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新药研制成本过高且其在投放市场初期投资回报速度慢,所以目前大多药企对新药创制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中成药已有近万个品种,如果盲目开发新的复方中成药或有效部位、有效成分药物,势必造成一定的重复和资源浪费。”国家资深药典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高学敏如是说。
对那些已经临床验证、疗效可靠、市场前景广阔且有一定研发基础的复方成药进行二次开发,不仅在组方和临证上符合中医基础理论,保持了中药的本质特征,而且其临床有效性亦可提高新药开发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降低中药企业的研发风险。
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是将原有名优中药通过上市后临床研究,获得新临床证据,寻找到新临床定位或新适用人群,从而使其市场销量持续高速增长的开发。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张世臣说,由于过去我国中药科研技术水平及设备有限,不少名优中药的潜在价值在最初成功研制出来时并未被发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中药科研工作不仅具备专业人才,同时也配备了国际先进的研究设备。在这些高科技产品的辅助下,科研人员能对药品进行更透彻的研究。
业内人士建议,加快医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与培育,是未来把中医药健康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路径。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具有周期短、风险低等特点,不受审批限制,开发过程也不影响原有品种的销售,不触及药企过多的现实利益。
随着“以药补医”这一模式的逐步瓦解,医药价格将被进一步理顺,传统的“西药管疗效,中药拿回扣”的医生处方单或将一去不返。当“市场倒逼”机制形成,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势必会成为一种趋势、潮流,药企进行二次开发的热情、积极性将会比以往有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