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岛等大型资讯公司的迅速发展让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得透明。以前涂料的生产企业的采购人员在购买原材料时,多数是从供应商或贸易商那里了解市场行情,而卖的人永远都会报出令他们愉快的价钱,因为他们想赚钱。现在不同了,大宗化工品完全可以在金银岛或者其他相关网站了解到市场的行情和变化,并且他们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大幅压缩贸易商的生存空间。生产企业也来插一刀,中国的生产企业做梦都想与下游客户直接进行交易,信息的透明加速了这种趋势。
在过去的几年尽管大单被生产企业拿走了,但某些品种月需求几吨甚至几十吨的客户一般会通过经销商来购买。现在不同了,产能的严重过剩,导致生产企业低下了高贵的头,连月需求几十吨甚至几吨的客户也不放过。为了降低成本,下游生产企业甚至将月需求只有1-2吨的产品也拉出来招标,在生产企业产品严重同质化和产能过剩,以及贸易商数量严重过剩的双重打击下,这些需求量小的采购成本也在被大幅度的降低。有不少贸易商抱怨,他们所供应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杂碎,而这些杂碎的品种和数量直接导致的是操作的物流成本大幅增加,整天疲于奔命,还不可能有钱赚。
我们的消费品领域京东和亚马逊们已经成功的灭掉了大批的实体店。3年前我基本上不在网上购物的,而现在我80%的消费品都在网上购买。打造超大型的供应链物流平台是每一个有志向企业的梦想,有人告诉我某某仓储公司希望贸易商将货物放在他们那里,并且承包运送到终端客户的物流服务,这无疑是为打造一个好的平台做准备,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与生产企业和下游客户之间很容易就形成有机的互动,贸易公司的处境会愈加艰难。
从去年开始,有不少的企业都向我询问一个问题“怎样减少贸易商的数量?”,很多大企业都带头设立门槛对贸易商只出不进,而砍贸易商的行动得到了生产企业大力的支持,另外从技术角度来讲,涂料还算不上精细化工品,也就是为达到同样的性能配方的宽容度是很大的,以内墙乳胶漆为例,对配方的要求并不是十分的高,以前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很多技术人员,工程师像玩魔术一样的将配方弄的眼花缭乱,随着信息的透明化和网上交流的迅速铺开,越来越多的涂料生产企业发现原来不少涂料对于技术的要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例如内墙涂料可能做几个档次的品质就完全能满足绝大部分人的要求,剩下的仅是营销上的噱头;而原材料品种的标准化会让我们的配方也迅速的向标准化迈进。
在过去的20年,我们很多的民营企业依赖所建立的强大的经销商团队迅速的成长了起来,面对冲击力越来越猛烈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这些涂料的生产企业面临着怎样割舍与他们一起成长起来的经销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