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消减国际间的贸易壁垒将有助于化解过剩产能。
针对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所开展的压缩钢铁产能,而与此同时在拉丁美洲以及东南亚区域国家仍在大量进口钢材这一事实,巴松表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国际间的钢铁产能转移尚未明显出现,但产品的转移却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国际贸易间会很容易出现由于一些国家政府旧式思维方式而导致的一些贸易壁垒,这是阻碍产品转移的最大障碍。
巴松说,应对目前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必须放弃一些“旧”的思维方式,而转向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巴松表示,在一些国家政府旧的思维方式中存在着“我们必须有自己的钢铁产能”这一观念,这需要改变。如果我们不给贸易设置额外的壁垒,我们就可以通过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来平衡一个区域的过剩产能与另一个区域的供应不足。
他还表示,在钢铁领域中,如果从全世界整体来看,目前的产能已经足够满足未来十年的需求了。但如果把全世界分成许多地区,仍然有一些地区存在产能过剩,而有一些地区产能不足。在那些产能不足的地区,既然允许国际贸易,这些需求能够通过产品转移的方式被满足。
在谈到当前中国政府以及钢铁业为化解过剩产能而采取的一些措施时,巴松认为,目前中国在全球产能过剩中占有了很大的份额,但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欧洲、俄罗斯等区域及国家也有产能过剩问题。因此,中国率先开展的积极化解过剩产能的行动和做法是非常合理的,也是非常现实的。
此外,巴松还表示目前中国钢铁业正在一个非常积极的位置。首先,中国政府能出台有效的措施化解过剩产能;其次是中国钢铁的需求仍在增长,也许增长的速度会减慢;第三是中国钢铁业许多产能都是最近建设的,设备工艺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如果中国找到办法来解决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转化好这些优势,那么中国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率的钢铁生产者,中国钢铁业的前景也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