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代工王,而立之年已赚一个亿。
他40岁时创立自己的品牌,并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生产基地,自2006年开始,法蓝瓷连续6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的手工艺奖章,其成功的经验被哈佛商学院作为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此人就是法蓝瓷创始人陈立恒。
他是如何做到的?成功背后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26日,陈立恒作客江西财智名家论坛,以《传统产业创新与市场机遇》为题,分享了他的“创意心经”。
陈立恒,台湾著名企业家,法蓝瓷创始人,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发起人和董事长。一生与创意结缘,从早期为世界顶尖知名礼品商代工,至2001年自创品牌(OBM)法蓝瓷,产品行销全世界56个国家,现在全球有6000家门店。他经营的法蓝瓷由代工成功转型为国际著名自主品牌,成为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经典案例。
中国的文化资本最雄厚
“从陶瓷、丝绸到茶叶,中华文明曾经领先世界时尚近千年。但近代以来,由于错过工业革命,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一度远远落后于西方。”陈立恒认为,这说明中国的创意文化产业有很大的潜力与前景。
陈立恒说,检视一个国家的实力要看三个资本:一是经济资本、二是社会资本、三是文化资本,而中国的文化资本最为雄厚。因此,他有个口号:“chinaisChina。”
“我们不要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很多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太有价值了。”陈立恒介绍,瓷器是中国人“第五大发明”,曾被14~18世纪的欧洲人认为堪比白金,历史上就有古罗马的奥古斯都大帝几乎用尽所有财富来收集中国瓷器,甚至有愿用整个军团换一船瓷器的记载……如此辉煌的历史,到了2003年,相关数据却表明,出口的中国瓷器均价仅为0.25美元,几乎沦为地摊货。
“我们要重现中华文化辉煌,必须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以现代化创意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结合传统文化,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文创产品的品质、品位和品格。”陈立恒表示,瓷器是中国老祖宗的发明,象征了中华文化的光辉灿烂。发扬瓷艺文化,是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
“我的品牌一定要做到让人尊敬”
回想做代工的日子,陈立恒坦言,那时过得还挺滋润的,而立之年已赚到一个亿了。“让我发生改变的,是有一次在德国的经历。我跟一位德国的老妇人擦身而过,其实我没有撞到她,她竟然用德文骂我。”陈立恒直言,他当时才发现,有钱可以让自己吃香喝辣,可是可能就会变成行尸走肉。
“我天天给德国人做代工,居然得不到他们的尊重,所以我决心一定要做品牌,然后我的品牌一定要做到让人家尊敬,让人家信赖,受人家欢迎,我才叫成功,否则我的存在有意义吗?”陈立恒坦言,现在哈佛商学院拿他的成功经验做案例分析,在他自己看来,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找回自己,找回活着的意义”。所以,一个人在追求个人价值的时候,还要有社会价值。
“太多的老师,教大家很多技术,教大家怎么样去赚钱,少有人教我们去做人。”陈立恒表示,2001年,他醒悟过来,做了十多年欧美市场的礼品代工,做品牌幕后的“隐形人”做够了,他要“跳起来”,创立自己的品牌。
搞创意产业要允许失败
陈立恒说,他生于艺术世家,全家只有他没有做艺术,而成了商人。“不过,我的父母自小教我做人要艺术。”陈立恒说,以前真的听不懂“做人要艺术”是什么意思,但当他接触到法蓝瓷的这些艺术产品以后,终于把艺术两个字搞懂了。
陈立恒认为,艺术传递“真、善、美”,所以法蓝瓷的另外三个字是“真、善、美”。陈立恒说,艺术其实就是一种创新,创新的时候要达到打动人心、启发别人、丰富别人的生活、表达别人所不能表达的四个功能才叫做艺术。
“一个商人,不能成就他人,肯定不能成就自己。”陈立恒提醒在座的江西企业家,搞创意产业要允许失败,要鼓励犯错误。“法蓝瓷每年设计5000样,被客户选择的只有1000样,只有200多件卖得好,成功报酬率只有4%左右。所以,做老板的要有度量,允许96%的失败率。”陈立恒结合自身经验表示,创意如果不允许失败,而是主张死板的管理制度,动不动就追查失败的损失与责任,就会禁锢设计师与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思想,打击创意员工的积极性。
陈立恒直言,很多企业家都不太会管理设计人才、艺术人才。“因为你不允许失败。所以我刚开始讲,度量要够大,度量不够大还不行,讲了就要做,因为他们好奇,他们想做做看,假如你的‘口袋不够深’(资金不多),你就不容易做到。”陈立恒坦言,搞创意产业不仅要“口袋深”,更要度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