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电子和汽车双轮支撑明显。1-11月,全市工业“6+1”支柱产业,汽车、电子、装备(含摩托车)、化医、材料、轻纺、能源产业总产值增速分别为22%、23.7%、5.7%、7.3%、11.6%、12.8%、6.8%,其中电子和汽车产业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7.7%。电子产业持续发挥第一驱动力作用,实现产值2628.6亿元,同比增长23.7%,贡献率为29.2%。笔电产量达4938万台,打印机1742万台,显示器888万台,手机3125万台,增幅分别达34.4%、130.8%、23.8%和231.5%。汽车产业在长安股份、长安福特等企业新产品持续放量拉动下,实现工业总产值2726.6亿元,同比增长22%,贡献率为28.5%。全市生产汽车193万辆,同比增长23.9%,增幅高于全国水平5.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轿车96.8万台,同比增长20%,增速高于全国水平3.4个百分点。
第二,工业产销率进一步提升。1-11月产销率为97.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列西部地区第一。39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产销率同比提高,尤其是电子通信行业提高2.3个百分点,通用设备提高2.1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业提高1.5个百分点,汽车制造提高1.3个百分点。在全市重点监测的54个产品中,有40个产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机制纸及纸板、平板玻璃、氧化铝、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发电机组、变压器、电力电缆、家用电冰箱、手机、微型计算机整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12个产量增幅超过30%,手机、打印机、冰箱成倍增长,分别增长2.3倍、1.3倍和1.3倍。
第三,工业外向度不断提高。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030.2亿元,同比增长35.2%,占全市规模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14.7%,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特别是电子行业出口交货值1584.4亿元,同比增长63.7%,占全市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的88.6%,对全市出口交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4%。在所有制结构中,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增势保持领先,实现产值3920.1亿元,同比增长26.6%,高于全市水平12.7个百分点,高于国有控股企业增速15.3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47.7%。
第四,工业企业效益大幅增长。今年以来,工业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新产品投放、降本增效等综合措施,促进了工业质量效益的提升。1-10月, 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533.8亿元,同比增长43.1%,高于全国29.4个百分点,增幅继续居全国第一。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171.3亿元,同比增长1.6倍;计算机、通信和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5亿元,增长8.7倍;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19.1亿元,增长2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6.7亿元,增长78.8%;医药制造业21.5亿元,增长49.2%。利润总额排前十位的行业占全市的75.5%,增长50.2%,对增长贡献率为83.7%。此外,其它效益指标表现出色,实现利税总额1014.3亿元,增长30.8%;全员劳动生产率23.5万元/人,增长5.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5.7%,提高13.5个百分点。
第五,工业投资保持适度增长。1-11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163.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2%。工业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17.5%,总体上呈现平稳增长态势。1-11月,全市“6+1”支柱产业完成投资2921亿元,占全市的92.3%,化医(22.4%)、装备(21%)等行业增长较快,消费品(17.7%)、材料(17.6%)、汽车(16.1%)总体平稳,能源(13.9%)、电子信息(11.9%)增长相对放缓。1-11月,民间投资1898.4亿元,同比增长29.7%,延续今年以来高速增长态势,占工业投资比提升至6成,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