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政才对规划的重视和关注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他在重庆规划展览馆调研时的讲话,标志着重庆站在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角度又迈出了一步。他提出:城乡规划必须坚持开放的视野、开阔的思路。
2001年,重庆与成都面积相仿,但是重庆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只有成都的1/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年能用于建设的财力只有几亿元。
当年10月,黄奇帆“空降”重庆后开始抓重庆的土地出让问题。他发现关键问题出在规划上,于是调度上亿资金把当时主城的规划都覆盖了,重要的地块连形态规划、城市设计都覆盖了。“规划是一座城市建设的宪法。”黄奇帆说。据了解,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就是他主持兴建的,现在已经成为重庆的一个旅游景点。
2007年,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在北京面对中外媒体说了一句话:“重庆是一个三个月换一版地图的城市。”应该说,美丽的新重庆跟规划有不解之缘。
2012年,张德江副总理兼任重庆市委书记时,提出规划“下管一级”,这个下管一级不光指总规,而是由市里把区县的规划全面管起来,以此类推。这个“下管一级”从根子上把区县书记们的扩张冲动约束到了规范的轨道内,而此前市里只能是给区县 “出主意”——太离谱的当然要纠正。
孙政才对规划的重视和关注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他在重庆规划展览馆调研时的讲话,标志着重庆站在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角度又迈出了一步。他提出:城乡规划必须坚持开放的视野、开阔的思路。对外来讲,要谋划好重庆与外部的关系和联系,研究内陆开放高地、东西合作、沿江合作、成渝经济区等问题;对内而言,要紧扣国务院批复的城乡总体规划,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实现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城镇体系化、整体功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