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采用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使用权等生产要素紧密联系的少,合同契约型的多,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还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当前,全州农村改革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特别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扶持壮大龙头企业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工作落实有差距
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仍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工作落实上还有差距,对中央、省、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全部落实到位,许多工作措施仍然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情况。各级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思想认识还没有高度统一,一些部门的干部出现了松劲和懈怠的思想,致使农业产业化的规模经营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全州农业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各级财政对建设农产品基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龙头企业的扶持资金少且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一些县市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扶持有限。农业龙头企业自身资本积累不足、技改资金短缺,流动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难度大、信贷成本高,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农产品市场与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强,市场建设及服务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缺乏能够辐射全州乃至周边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受土地、资金、人才以及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滞后,园区水、电、路及标准化厂房等设施不配套,难以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需求,一些较好的项目难以落地,企业入园成本高,招商引资难度大。
(三)龙头企业小散弱,带动力不强
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小而全,小而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多为初加工企业,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管理粗放、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弱,加之国际贸易壁垒的限制,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缓慢。优势农产品生产与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农产品基地提供的原料品种、品质、规格等不能适应精深加工要求,特色农产品产业没有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整体优势。县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特色不明显,优势资源集中度不高,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尚未形成,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也未建立,农产品资源分散、开发程度低、产业链短,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四)人才匮乏,服务体系不完善
农业龙头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不高、研发能力弱,企业产品品种、包装、营销等缺乏创新动力,产品更新换代及新产品开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对人才引进和培养重视不够,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缺乏,知名品牌少,企业管理不规范、营销水平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竞争力弱。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农资配送、病虫防治、市场信息服务不到位;对农业种养殖大户、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市场建设帮助指导不够;主动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各种优质高效服务的意识不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标准化体系、检测体系、食品安全体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质量认证体系以及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健全,难以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五)组织化程度低,利益机制不完善
以分散经营为的主双层经营模式,分散的农产品生产与集中加工的矛盾突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难于实现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县市产业化水平低。目前,全州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采用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使用权等生产要素紧密联系的少,合同契约型的多,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还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