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国内在旅游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为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其区划特点、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发展等问题,但研究多局限于城市、风景区等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并缺乏针对文化旅游业发展空间结构的研究。
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西方学者通过研究旅游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和衡量模式,在1960年代形成了“旅游人类学”,但针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研究成果不多;国内学者从1990年代开始研究文化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开发与保护的模式等问,但对西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CNKI查询,2005年以来研究西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代表性文章有15篇,研究视角主要在民俗旅游开发、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青藏铁路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影响及对策、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和谐互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模式、西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7方面,缺乏从空间结构的角度研究文化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而旅游空间结构一直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国外地理学家最早开始从空间分布理论、旅游资源及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描述、区域旅游开发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研究旅游的空间结构,代表性论著有史密斯的《游憩地理学》、皮尔斯的《旅游开发》等;国内在旅游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为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其区划特点、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发展等问题,但研究多局限于城市、风景区等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并缺乏针对文化旅游业发展空间结构的研究。
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立足于文化旅游的产业特性和保护性开发,以“核心—边缘”理论为指导,分析西藏文化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状态,通过科学划分发展区域,研究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实现路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