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然地理条件特殊,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之间距离较远,需要有新兴的文化旅游产业来弥补这种不足,来提升旅游产业的档次和内涵,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对文化体制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1.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对经济发展贡献不够。陕西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早,但是从整体上看,陕西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贡献度偏低,2011年陕西旅游产业对地方GDP的贡献率低于发达省份2个百分点。陕西的文化旅游产业在满足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市场化变革能力不足,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程度较低,规划管理相对滞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旅游景点分散,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积聚性、关联性差,产业链条短且多数处于初级水平阶段,产业产品的地域特色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文化旅游的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2.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弱,产业产品创新能力差。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的欲望已经从物质层次的需求逐步提高到精神层面——文化的需求,因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成为现代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并由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衍生带动的其他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空间、新的增长动力和新的增长源泉,所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陕西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地域性特征明显,分布比较分散,南北跨度大,资源整合开发难度大,存在整合能力不足,整合技术手段落后,产业产品创新能力差的现实困境,难以满足市场竞争的实际需求。
3.文化旅游产业投入少产出少,旅游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低。一是投入少。文化旅游产业本身对金融资本具有高度依赖性,但是由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周期较长,资金回收速度慢,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市场不稳定性较大,投资风险相应增加,银行和企业投资文化旅游产业意愿低,文化旅游产业资金短缺。二是旅游产业中文化含量低,旅游业发展粗糙。陕西的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服务业之间没有形成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和高效地协作方式,相反,在一些企业之间反而形成低水平之间的恶性竞争和恶性循环,影响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三是旅游产品规模总量小,集约化程度低,原创能力弱。陕西能够打的响的旅游精品不多,能够拿的出的文化精品也屈指可数,能同时将旅游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特别是耦合起来开发发展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的精品更少。以西安为例,西安生产的旅游纪念品大多是以仿制品为主,在品种、特色、质量方面难以满足旅游者的实际需求,而且在西安能够买到的工艺纪念品在其他旅游景点也能买到,更重要的是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旅游文化产品极其缺乏。
4.文化旅游产业体制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陕西自然地理条件特殊,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之间距离较远,需要有新兴的文化旅游产业来弥补这种不足,来提升旅游产业的档次和内涵,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对文化体制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制度机制的创新完善、文化发展的载体形式创新等,用文化提升旅游,用旅游传播文化的文化旅游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可操作的战略合作内容、经营管理体制、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文化旅游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产权制度,扩大企业诚信,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文化旅游产业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不足。陕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但有效的文化旅游产业消费市场供给不足。我们虽然加大了对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努力探寻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新的旅游景点,不断研发旅游纪念新产品,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创新发展了一批文化精品,尝试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比如挖掘陕北民歌、关中大唐十八陵、陕南秦楚风韵等特色文化等,但是从整体市场消费需求来看,有效供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