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近日发出首份食品安全“黑名单”,除了实名曝光之外,更备注店家所在地址,其中,5名使用回收油脂的老板及厨师获罪判刑。如此“全裸式黑名单”迅速成为市民焦点。
食品安全“黑名单”引发震动
11月10日,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首份餐饮服务行业信用管理“黑名单”,兰州市榆中九记火锅、榆中天香源火锅店、占福清真牛肉面馆、伊隆牛肉面、轩德友蓬灰牛肉面、甘南路马有布牛肉面等6家企业被实名曝光。
据兰州市食药监局介绍,这次曝光的6家企业当中,2家火锅店使用回收废弃油脂,4家牛肉面馆没有严格按照食品原辅料“索票索证”管理,使用不合格食品。管理部门除了根据违法情节对4家牛肉面馆进行行政处罚外,使用废弃油脂的2家火锅店还被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涉案火锅店的负责人和厨师分别被法院判处缓刑和三年、两年六个月、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火锅和牛肉面是兰州人舌尖上的两大特色爱好,消费群最广、消费频率最高。尤其牛肉面,无论当地人还是外来者,是其就餐食谱中的必选项。
“黑名单”一发布就引发当地媒体和市民的广泛关注。“经常会去其中的几家牛肉面馆用餐啊!”“怎么火锅里还在用回收油,恶心死了!”“赚钱也不能拿别人的胃当垃圾箱啊!”市民对“黑名单”所列餐饮单位表示出极大的不满,也再次对食品安全提出担忧。
兰州市食药监局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处处长杨晓莉告诉记者,“黑名单”就是要让消费者知情选择,也为餐饮企业敲响警钟。
摘不下的“紧箍咒” 撬动社会监督
餐饮企业黑名单实名公布后,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大多数人都表示不会再去这些餐饮单位消费。
“过去在外吃饭可以说"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哪家店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只能"凭运气"。现在不诚信的商家被点了名,当然不会再去。”兰州市民陈钢说。
“黑名单”是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的手段之一,但黑名单的意义更多来自市场投下的“反对票”。杨晓莉认为,企业违规违法经营的目的就是掘取更多利润,但当市民了解了不良商家的真面目,不再去消费,这些商家自然就会被市场淘汰。
“行政监管在某种程度上会受限制,一是来自于程序的复杂和繁冗,二是处罚力度不足以给不良商家以震慑。”杨晓莉说,“黑名单”最大的效果就是提升社会监督所起的作用,这样的“惩罚”甚至大于行政手段。
一位从事餐饮行业的老板告诉记者,上了“黑名单”基本上就会“大伤元气”,想再树立信任度,相当困难。“所以很多餐饮单位宁愿让食药监局多罚点款,也惧怕被"黑名单"捅出去”。
对失信企业曝光在过去的行政监管中并不鲜见,但往往都留有余地,曝光的模式通常为“某某通信企业”“某某火锅店”“某某汽配城”等,语焉不详、心慈手软的背后难免让老百姓猜疑是不是存有“猫腻”。对于这样的“黑名单”,消费者在选择时依然无从下手,监管效果也走了形式。
而如今“黑名单”的曝光则有名称、有地点,指向性明确,上榜无疑是失信企业拿不下来的“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