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中乡村人口为1,774.9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7.35%,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2.65亩,人均水浇地不足0.4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6%。200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3元,而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050元。
甘肃是一个以农牧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生态环境脆弱和污染突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经济回升主要是靠政府投资政策强力刺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缺乏新的增长点和带动力,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等结构失衡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
1.作为经济欠发达和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三农”问题较之全国更为突出
2009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中乡村人口为1,774.9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7.35%,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2.65亩,人均水浇地不足0.4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6%。200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3元,而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050元。甘肃“三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农业一直是发展相对落后的产业,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占主导地位,而种植业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相对来说,牧业和林业发展缓慢,渔业则处于停滞和倒退的发展状态。2008年,种植业占第一产业的73.42%,牧业占23.33%,林业只占3.11%,而渔业仅占0.14%。第一产业内部的这种结构失衡严重制约着第一产业内部各部门的关联和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导致第一产业结构效益低下,发展第一产业的循环经济链难度很大。②第一产业的产值规模与就业规模严重偏离。2008年,甘肃省第一产业GDP总额为462.27亿元,占三次产业GDP比重为14.55%;而同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有901.79万人,占全省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的65%,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无法转移,导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也影响了第二、三产业发展,制约了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③农、林、牧、渔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基地的确立和区域化发展格局也没有真正形成,第一产业整体效益低下。④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普遍较低。据甘肃省统计局对1,800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14%,初中文化程度47.0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4.83%,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7.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现状直接导致了农村劳动人口素质不高。⑤技能和素质低下导致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如何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目前尚缺乏有效办法,这就给农民实际收入的持续稳步提高带来很大困难。
2.随着甘肃省工业强省战略的推进,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工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①甘肃的工业结构主要是在国家政策和计划指导下形成和演进的,具有典型的重工业化和粗放型特征,当前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②甘肃的支柱工业也是以重工业为主,7个支柱行业石化、有色、电力、冶金、机械、食品和建材工业中,除食品工业外,都属于重工业,高度重工业化导致工业经济对能源资源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依赖性,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资源消耗压力,资源性城市如金昌、白银、嘉峪关、玉门等都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③工业内部各部门发展的关联性不强,企业大多属于采掘和能源加工、原材料工业,其产业链条的加工部分一般都处于省外,不仅形成了许多以采掘、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单一工矿城市,而且这些城市的产业链条普遍较短,主导产业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比较松散,难以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另外,由于地区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其应变能力和抗外部干扰能力也较差,结构调整转换能力也较弱,地区经济发展不稳定,容易出现大起大落。
3.粗放型增长方式严重影响了甘肃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给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①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面临巨大的资源消耗压力,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②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绩考核机制导致我省的投资率明显偏高,这种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不能长期持续,而且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为了尽快“树形象、出政绩”,各级政府运用手中握有的各种资源千方百计来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提高,对土地和矿产资源的滥用和低价开采成为一些政府部门扩大投资的主要手段,这种投资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以资源性产业的投资扩张为特征的重复建设不断显现,长期的超强度资源开采,并将有限的投资过度集中在低水平的资源采掘和加工上,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导致行业整体效益低下,配套的环保设施成为“聋子的耳朵”,烟尘、废气没有达标排放,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出,严重影响了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③受地方经济利益驱动和宏观调控不力,各地新上项目违法建设问题突出,再加上私挖滥采,我省实际可开采资源储量已出现严重不足,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威胁着我省的生态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破坏呈加剧之势。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了经济结构改造、优化、升级,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也造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一些地方难以有效执行,企业和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重增长、轻就业的倾向。⑤目前我省“引进来”和“走出去”都缺乏完整的配套服务支持体系,导致我省资本结构单一,综合竞争实力不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强,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力。
4.第三产业的传统部门与新兴部门结构性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以流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餐饮等传统产业部门构成了甘肃第三产业的支柱,新兴的金融保险、信息、旅游、卫生及社会公益服务、中介等现代服务部门的发展却一直滞后,传统的流通等服务部门在劳动力吸纳上日趋饱和,新兴的第三产业部门无论是在劳动力吸纳还是增加值创造上,都没有充分发挥潜力。新兴部门的滞后发展降低了整个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创造,制约了第一、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及第一、二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了整个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不仅如此,甘肃第三产业发展还很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GDP为1,363.79亿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列倒数第五位,第三产业人均产值5,180.13元,列全国各省区市倒数第二位,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北地区也处于最低水平。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其吸纳的就业人数也偏少,2008年甘肃省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所占比重为22.53%,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3.2%低10.67%,这些都说明甘肃省第三产业不仅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缓慢。
5.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当前,政府并未真正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来提供足够的资金和管理上的投入,使农业生产建立在一个较为科学的生产结构之上,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二元结构,不仅严重影响农产品市场的效率,而且使农业生产长期维持着小农经济的经营状态,使农业越来越落后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始终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而政府缺少必要的扶持和指导,大规模的现代农业靠农民自己的自发组织难以实现。另外,城市化水平滞后和城乡关系不协调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工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一、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
6.作为经济欠发达和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甘肃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
资料显示,全球大陆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面积约占全球大陆面积的1/3,我国约为1/2,而甘肃高达70%,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02mm,不足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48mm的一半,而且甘肃年平均降水量少于300mm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58%,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特点,使得全省耕地中2/3以上是坡地,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2.84%,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9.90%,天然草地严重“三化”(沙化、退化、碱化)面积高达713万公顷,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4%,生态环境恶化一直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年来,由于土地、森林、水资源等的过度开发,不仅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江河污染,同时导致气候变化异常,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既占用了大量农田,又破坏或污染了水系,而且给未来资源供给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仅2010年,甘肃就发生了兰州石化爆燃、玉门雪灾、金河煤矿瓦斯爆炸、金塔矿难、平凉和肃南暴雨洪灾、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重大环境灾害事件,使群众生产、生活遭受了巨大损失。灾害警示我们:我省整个生态系统已陷入非常脆弱的境地,我们唯有反躬自省,坚持植树造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工业环境污染,才能避免更多更大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