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个奉行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其经济的重点在于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佛利民更视香港为自由放任经济的典范。商业规管精简、政府廉洁而高效率、简单低税制、法制健全、产权观念牢固、货币稳定等因素,令大部分经济学家均相信香港是市场经济运作的佼佼者。香港经济以全球最自由开放而全球知名,美国传统基金会1995年起、以及加拿大费沙尔学会(Fraser Institute)1996年起发表的自由经济体系报告,一直将香港评定为全球第一位。优秀的地理位置、资讯流通、高效率的配套设施及服务,都对香港的经济作出贡献。2010年3月发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七次评分,香港位居第三名,仅次于伦敦与纽约。于2011年,于世界经济论坛的《金融稳定指数发展报告》中,香港排名亦是首位。并且连续第18年获得评级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第一。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除了烟、烈酒和动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对其他进口物品征收关税。香港是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拥有邻近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时至今日,香港已成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以吞吐量计算,香港的货柜(集装箱)港口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之一。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国际机场之一。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银行中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根据穆迪信用评级,香港政府的债券获Aa1的评级,表示其前景展望正面,反映香港经济具有极高度的弹性,及政府的财政状况强劲。香港在多次金融冲击中表现出经济的抗跌力,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人均收入、经济增长及财政的灵活性。
香港是继纽约和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金融机构和市场紧密联系。政府的政策是维持和发展完善的法律架构、监管制度、基础设施及行政体制,为参与市场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金融及货币体系稳定,使香港能有效地与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竞争。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北美洲与欧洲时差的桥梁,与内地和其他东南亚经济体系联系紧密,又与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讯网络,因此能够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此外,资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香港,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
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香港是亚洲最多国际公司设立地区办事处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欢迎的旅游地点之一,也是举办国际会议及展览的热门地方。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务出口地。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
2011年香港地区生产总值为18909.39亿港元,同比实际增长5%,名义增长8.6%。人均GDP381234.3282港元,相当于49137美元。
2012年02月24日,福布斯网站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公布的各国GDP并综合了18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购买能力,对所得出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全球最富有的国家和地区排名结果。美国排名第7,香港超越美国排名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