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油茶经营规模增加,劳动成本上升更快,而边际成本上升导致边际产出成本上涨和收益下降,而要降低劳动成本必须用机械替代劳动。
(一)现有经营模式的基本评价及分析
1.现有经营模式的基本评价。首先,从油茶培育的范围内对其实际的生产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在现有经营条件下,几种油茶培育经营模式的绩效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家庭经营、大户经营和公司经营。其原因,一是农户没有租地成本、间接费用和基础设施费用,而大户则没有支付间接费用。但在假设各种经营模式都统一支付各种费用的条件下,内部收益率的排序由高到低变为家庭经营、公司和大户。但是,如果将评价范围扩展到油茶加工、流通领域,公司、大户和合作社经营具有规模经营优势。
其次,从解决“三农”问题目标进行评价。衡量农林业产业经营模式优劣的主要标准是增加农民收入(牛若峰,2006)。家庭经营由于规模小,缺乏资金、技术和见识,抗风险能力差,土地产出量小且主要用于维持农户家庭生计,对农林业经济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贡献度不大,但由于产权主体到位,农民的收益最大限度的内在化。另外,进入盛果期后除茶籽采摘外所需投入劳动力不多,因此,家庭经营与其他经营模式相比的机会成本不大;而大户经营由于形成了一定的经营规模,土地产出率有所提高,对农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大户多为本地居民,易关注农村的公益事业,但农民只能获得土地租金及劳动收入;公司经营由于规模大且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但农民也仅获得土地租金及劳动收入,对农村的公共事业贡献有限。而村组集体合作经营和合作社经营在不改变地役权的基础上形成了规模经营,农民的权益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从理论上说是一种理想的经营模式(杜吟棠,2005)。但由于农民合作形成过程慢、组织构建成本高,运作效率有赖于村组和合作社管理层的综合素质,需要付出对管理层较高的监督成本,这些都从制度上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
表1 各种油茶经营模式的经营效益指标比较
模式
|
类型
|
产油量(公斤/亩)
|
收入(元/亩)
|
利润(元/亩)
|
投资回收期(年)
|
内部收益率(%)
|
累计利润率(元/亩)
|
家庭经营
大户经营
公司经营
|
Ⅰ
Ⅱ
Ⅰ
Ⅱ
|
43.5
43.5
40.1
40.1
40.0
|
925.3
925.3
1027.7
1027.7
1000.0
|
683.7
627.7
551.0
546.6
540.0
|
9
10
10
11
11
|
20.04
16.1
14.9
13.6
13.8
|
27000
24284
22100
21882
21460
|
说明:(1)家庭经营和大户经营为不同面积经营户的平均值,专业合作社及村组集体组织下的农户经营模式还没有实际经营业绩,故没有效益指标数据;(2)Ⅰ行所表示的是现实条件下各种模式的经营效益指标,Ⅱ行表示的是各种模式加入了地租、间接费用等机会成本后的效益指标数据
2.油茶现有经营模式基本评价的经济学分析。一般而言,任何一个经营组织必须通过规模经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可以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而提高。但是,在现阶段油茶培育经营环节上家庭经营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原因主要是,一个经济组织的经济绩效既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制度安排也取决于组织制度安排与环境的相容性,这里的环境不仅指制度环境,而目还包括经济组织运行的资源环境、产业特性及其市场环境。当产权结构不同时,不同的组织形式其隐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不同,从而影响作为经济人的参与者的行为努力(生产性努力和分配性努力),进而导致经济组织的不同绩效。
根据油茶培育环节的生产经营情况来看,还可以从油茶培育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从油茶经营的生产成本角度进行考察,家庭经营所用肥料一部分是农家肥,而大户和公司经营皆为化学肥料,农户在肥料的投入上少于公司和大户。现阶段的油茶种植经营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农户主要靠亲戚或周边的人相互无偿帮忙,而大户和公司则需雇用劳动力。随着油茶经营规模增加,劳动成本上升更快,而边际成本上升导致边际产出成本上涨和收益下降,而要降低劳动成本必须用机械替代劳动。但是,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由于采摘机械不能解决采摘干净和影响花蕾生长等问题,油茶培育阶段的经营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适度经营规模是当前油茶生产的最优选择(罗攀柱等,2010)。公司、大户和合作社在资金、技术和组织治理上的优势只能体现在纵向一体化的规模扩张上,在种植业范围内很难显现在单位面积的效益增加上(靳相木,1998)。
其次,从油茶经营的交易成本上进行考察。一个经济组织的效率规模由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均衡所决定。在家庭经营模式下,农户获得了剩余索取权,监督机制内化到家庭成员身上,分配性努力随之消失,因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监督费用,同时使农户的经营行为具有十分稳定的预期保障,生产性努力的收入得以大幅度的提高。而大户和公司经营主要依赖于雇工且经营地域范围较广,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且监督成本等组织管理成本较高,生产性努力的收入难以最大化。另外,从社会参与行为来看,农业经济组织构成以农户为中心,沿亲缘、地缘与业缘三层波轮外推的差序格局,由中心向外,农户参与的行为越来越单一,进入退出的选择空间更大,经济功利作用越发增强,组织目标也越发明确。由于在油茶培育环节受自然力的影响较大,基于分工协作的效率不高,依据业缘为主的大户和公司经营模式组织稳定性下降,但契约性增强;组织自律性下降,他律性上升(罗必良,2004)。亲缘和地缘关系是农村经济组织交易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农村经济组织规模难以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油茶采摘中采大不采小、不采尽或“偷留茶籽”以及施肥中“偷留肥料”①等现象就是其具体体现。大户和公司经营模式的管理费用因代理成本而没有得到与交易费用同样显著下降的情况下,油茶培育环节的经营规模难以扩大。
(二)现有经营模式完善构想
要完善现阶段各种经营模式以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家庭经营应该在发挥其激励机制强、劳动力利用效率高等特点的条件下,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大户经营和公司经营主要在大户和公司与受让土地的农户间构建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和风险机制,同时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保障制度和法律制度,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则要在政府政策的扶植下,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促进专业合作组织的形成,使农民能够从合作社中获利,同时,构建起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制度。村组集体组织下的农户经营应建立起公开透明的民主管理机制,特别是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分配制度,由于存在政企不分等问题,只能是一种过渡型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