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资源环境本身具有外部性,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存在对经济增长的短期目标追求超过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的现象,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群转型,是实现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湖北是全国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富集区,从农产品资源来说,全国5%的粮食和肉类、7%的棉花和蔬菜、9%的油料和柑桔、14%的淡水产品和5%以上的麻、茶、丝均产于湖北。从矿产资源来说,湖北已发现矿产136种,已探明储量的88种,其中磷等5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铁、铜等2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7名。这表明湖北依靠自身的资源禀赋,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有自己的优势。
第一,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主导产业来带动。主导产业是指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的产业,其不在于多,而在于强、优、大。主导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在产业选择上必须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对内发展循环经济,化解市场风险,对外进入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提高产业关联度,给主导产业发展寻找永续发展动力。同时,主导产业的选择要尽量避免与其他县域产业出现同构现,实现错位竞争发展。如湖北的稻花香集团通过选择白酒这一主导产业,培育了绿色种植(玉米、大米、红薯)→饮料加工(白酒、玉米浆、乙醇)→绿色饲料(酒糟、玉米浆、秸秆)→养殖基地(奶牛、生猪)→有机肥料产业链,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第二,各地要整合资源,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整合各地区资源,将特色产业集群做成全国领先的强势集群。积极推动企业进行广泛的社会合作与联系,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如湖北的五峰、竹山、大梧等12县市整合茶叶优势,共打“采花毛尖”同一个品牌。湖北应城整合盐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集群为化工产业集群,这些做法都非常值得推广。
第三,要因地制宜,建立和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中小企业,不可盲目求新、求异,急功近利。就目前情况来看,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更适合湖北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利用当地的资源,建立和发展中小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取得比较优势。湖北省各县市应以地方特色为基础,以核心产业为中心,从上游和下游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第四,要延伸产业链条。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在产业分工体系中大多充当“加工车间”角色,处在“微笑曲线”底端,产业利润空间小,抗风险能力弱。要加快推进产业集群链条延伸,围绕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空白环节和关键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着力构建上中下游完整成熟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水平和配套协作能力。同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集群产品生产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向关键核心部件转变跃升,不断提高产业集群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增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
第五,要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由于县域经济的工业化程度普遍不高,结构、质量和效益不优,县域产业集群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一方面,县域产业集群中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五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县域,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不断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这些产业迫于日益的严峻资源环境的压力面临转型;另一方面,多数产业集群规模相对较小,导致集群产业链缺乏纵向外延,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明显,企业之间缺少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利于资源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的流动,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同时,每个企业生产所带来的大量废弃物不能进行综合治理,增加了环境保护的成本。
由于资源环境本身具有外部性,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存在对经济增长的短期目标追求超过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的现象,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群转型,是实现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