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努力,高新区已经成为全省科技创业的摇篮、高新企业的载体、技术创新的基地、招商引资的平台、区域经济的亮点。
(1)不断优化有利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环境。随着科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湖北省科技政策法规建设不断加强,10年间(2000-2010年),省人大、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湖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湖北省专利保护条例》、《湖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以及《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决定》、《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速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试行)》、《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各地各部门也制定了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这些法规和政策,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优化配置全省科技资源、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开展期权激励试点、深化高校科技型企业体制改革、支持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改制、鼓励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重要创新和突破,全省促进科技发展的科技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的核心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法制环境。
(2)积极探索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湖北省大力推进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实现4个转变:省科技计划从主要支持技术创新的上游环节(研发)转为建立面向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全过程的支持服务体系;从注重公共资金的分配转向更多地进行社会创新资源的组织和动员,发挥有限财政资源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一线聚集;从主要关注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转向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将工作重点从关注微观项目转向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宏观管理,更加重视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和环境营造,有效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向经济建设一线聚集。
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改革创新工作不断推进。2009年,出台了《关于创新科技投入机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包括19条具体政策措施,目的是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示范和放大效应,加快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3)深入推进省属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激发科研机构创新活力。2008年以来,按照《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速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结合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加强了对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坚持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改革方向,根据各单位的性质、行业、基础和实力以及发展环境的不同,因时因事因地制宜,通过实施分类指导和跟进服务,先后完成了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省建筑材料工业研究设计院两个大院大所的改革任务。目前,湖北省开发类科研机构已有11家转制为企业并进行了工商登记注册,4家进入高校,这标志着全省科研事业机构改革的结构性调整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4)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启动和实施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专项行动,在全省遴选150家有创新能力和创新需求的中小企业,综合运用科技计划立项、融资服务、人才支持等多种方式,支持试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落实国家鼓励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多渠道解决试点企业的融资问题。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需求,以初创期企业向成长期企业发展、成长期企业向扩张期和上市后备企业发展为方向,开展“管理辅导、政策培训、专家帮扶、投资跟进、平台支撑”等五大专项服务。
(5)促进产学研结合,建立产学研合作的稳定形式和长效机制。采取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产业资本、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企业、产业、基地与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应用研究与产业需求的充分对接。重点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联盟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实现企业与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在战略层面上的互动;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研究开发,推进重点实验室与重点产业的有效对接,为重点产业和支柱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一批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建立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资源开放共享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全省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设立一批企业技术创新岗位,引导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挂职,帮助企业组建创新团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6)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级。湖北省委省政府把培育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作为实施“科教兴鄂”战略的重要突破口。自1988年东湖高新区创建以来,相继批准设立了襄阳、黄石、荆州、葛店、孝感、十堰、宜昌等14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高新区3家)。经过多年努力,高新区已经成为全省科技创业的摇篮、高新企业的载体、技术创新的基地、招商引资的平台、区域经济的亮点。
(7)加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注重突出湖北科研特色,合理构建基础研究资助体系。注重加强科研基地建设,构建基础研究平台。积极组织申报各类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带动全省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强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信息资源建设、功能系统开发、平台服务推广工作,提升科技信息平台的服务能力,拓展服务推广范围。目前,湖北省已建成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4个,基本形成了以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为基础,淡水渔业和农药检测为支撑,光电测试和软件测试为特色,其它平台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体系。
(8)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导科技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聚集。以科技计划项目为纽带,通过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基地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目前,湖北省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6人,国家973首席专家46人(2010年新增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48人(全国第4),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青年专家2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 564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走在中西部各省区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