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创意产业集聚趋向于开放度高、容忍度高、进入障碍低、文化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完善的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并具有特定大城市吸引特定创意产业区的特征。
在关于创意产业集聚的研究中,佐金(Zukin)对“阁楼”居住而形成的特殊艺术区进行研究中指出,曼哈顿休斯顿以南地区(South of Houston Street,SoHo)的“阁楼”文化现象是经济、文化和政治过程对城市文化和资本造成的重大改变[3]。沙森(Sassen)在《全球城市》中,从大城市内部结构的角度,提到“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和伦敦,在中心城区由于吸纳了大量外国投资,造成房价上涨,而非中心位置的投资不够,从而使这些地区成为城市的边缘地带,如曼哈顿中心区西面的旧仓库和伦敦的旧港区。当一些艺术家进入这些‘不适宜居住的地方’,并给这些老仓库等注入新的美学价值时,导致了这些边缘地区的所谓复兴”。凯夫斯(Caves)为生产无形资产的行业容易形成空间的集聚提供了分析框架。柯里德(Currid)列举了纽约的艺术和文化行业相对比较集中,并指出“密度产业特别容易集聚在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的地方”。司各特(Scott)以洛杉矶的服装业和家具业为例,从劳动力市场角度研究分析了创意产业的内部结构与形成动因,在其后关于好莱坞的研究中,进一步体现其研究思想。
首先,创意产业集聚趋向于开放度高、容忍度高、进入障碍低、文化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完善的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并具有特定大城市吸引特定创意产业区的特征。米歇尔(Mitchell)论述到,城市需要正确的区位吸引因子来保持创新,特别是愉快而积极向上的地方环境、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服务、大量灵活的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等,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快速重新布局的可能[9]。莫罗奇(Molotch)认为地方文化特征与地方文化产品形象的象征意义交织在一起,形成地方特色的创意产业区,特别是在特定文化起源的城市区位,如巴黎的时装和伦敦的剧院等。兰德瑞(Landry)在论述创意情境时也提到创意产业区的概念,他认为二元经济的繁荣产生了20世纪末以来从纽约到伦敦基于生产的创意产业区的思想。巴塞尔特(Bathelt)以莱比锡媒体产业为例,从水平、垂直、制度性、外部和能力等多尺度的方法分析媒体产业的集聚,提出了多尺度集聚概念。努森、佛罗里达(Knudsen & Florida)等以人口密度入手,分析创新和经济增长集聚以及空间集聚的关系。
其次,创意产业区偏好位于大都市的旧仓库、旧工厂和内城的贫民区。如欧康纳(O’Connor)认为城市中特定地区对创意产业特别有吸引力,这可从高密度空间集聚的艺术园区得以说明。赫顿(Hutton)提出以设计和创意服务部门为主的创意产业集聚趋向于大城市的内城和CBD边缘地区,且多集中在历史建筑中,这些注入创意产业的空间被称为城市的“新生产空间”。他认为,不同的设计和创意服务行业分布在城市的不同空间。一般地,知名的设计企业多集中在CBD,一般创意设计企业多分布在CBD边缘和内城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向内城区域外围、中等规模城镇扩散。
第三,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亦会发生转换或变化。如马库森(Markusen)和金(King)及凯夫斯(Caves)认为,创意产业集聚一般经历的空间过程是,最初多为贫困、未成名的艺术家、小说家在房租低廉的旧城区集中,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化艺术集聚地,当这些文化艺术集聚地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就开始吸引知名的艺术家和富有的客户等入驻和光顾,逐步成为高消费时尚地区,进而引起房租的暴涨。这样,一些尚未成名的艺术家便向周边其他地区迁移,原先宽松、自由、活跃的环境氛围发生变化,逐步失去了对青年艺术家、小说家的吸引力。休斯顿以南地区、纽约东区都有过类似的情况。
学者们还从创意产业集聚的主体出发,探讨了艺术家和创意阶层对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和发展的意义,以及对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是,作为创意产业集聚主体创意人员怎样影响创意活动的集聚与扩散,怎样影响旧工业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方面,目前研究不多,本文试图以苏州河沿岸为研究范围,针对创意人员对创意活动区位选择以及创意活动集聚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