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县域经济充满了活力,连续5年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高出全省平均增幅的8.1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铁岭市的成功,在于铁岭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重点突破工业、突破园区,培植特色产业集群。并且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来拉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铁岭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
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为县域经济发展确立“着力点”
发展县域经济,铁岭市首先把确立县域经济发展的 “着力点”放在首位。这就是,设计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时,确定每个园区要重点发展1至2个主导产业,并通过错位发展,实现资源整合、项目聚集。经过几年的努力,铁岭市12个产业特点鲜明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而且,这些产业集群大多坐落在铁岭的各县(市)区。请看:专用车产业集群位于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换热设备产业集群位于昌图县;起重机械设备产业集群位于开原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位于清河区;阀门、橡胶产业集群位于银州区;有色金属加工、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集群位于铁岭县;医药保健品产业集群位于西丰县;矿山机械制造、化工产业集群位于调兵山市。
最直观的效应是,12个产业集群在助推铁岭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在开原,起重机制造业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企业形不成规模,技术含量低,缺乏产业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开原市以起重机传统优势为基础,规划建设了11平方公里起重机械产业园。近两年,产业园良好的投资环境开始显现出来,三洋重工、韩国星都、卫华集团的落户,逐步改变了开原起重机小、轻、散的产业格局,并在大项目的带动下完善了产业链,集群效应初步显现,2011年被评为省示范工业产业集群,并成为全国起重机械生产三大基地之一。就此,开原市在没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条件下,依托起重机械产业集群,引进大项目、聚集大产业、形成大工业,走出一条被喻为“开原模式”发展之路,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第34位跃升至现在的第5位。
开原市是一个代表。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铁岭市各县(市)、区,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条件,以产业集群促进工业规模壮大,以工业规模的壮大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2012年,调兵山市重点围绕矿山机械、新能源化工、润滑油“三大产业基地”开展产业集群招商,其中矿山机械制造产业企业达到6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60多亿元。铁岭县汽车零配件制造产业集群企业总数达到85家;位于昌图县的换热设备产业基地已入驻企业222家,被誉为“中国热谷”;西丰县医药保健品产业集群去年实现产值55亿元。2012年,铁岭专用车、起重机械、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有色金属、换热设备等6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其中5个进入省重点产业集群工程。
铁岭县新台子镇新姿。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为县域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2013年刚刚来临,铁岭县蔡牛镇的农民就开始忙于土地流转。一个多月的工夫,全镇就完成土地流转2万多亩。
土地向种粮大户和专业化合作社集中,进而实现产业化生产,在铁岭农村这已经成为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在这其中,县域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
当国家批准辽宁省建设沈阳经济区之后,铁岭市通过建设县域中心城区和18个中心镇,加快融入沈阳经济区的步伐。几年间,以铁岭新城为代表的铁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铁岭县腰堡镇2年建成起一座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新兴小城镇;开原市庆云堡镇不断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现在,铁岭市城市化率达到46.7%。
对于经济建设而言,城镇化建设,推动的是农业产业化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一手抓城镇建设,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铁岭市各县(市)区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各自农业主导产业,进而使 “一县一业”建设步伐加快。
铁岭县、西丰县因大力发展榛子和梅花鹿,被省政府命名为“一县一业”示范县;开原市的苗木花卉产业保持东北第一;昌图县生猪和肉牛饲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西丰县梅花鹿饲养量达到11万只,占全省的78%、全国的20%,成为世界主要鹿产品集散地之一。李千户镇、平安堡乡十里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15个乡镇为“一乡一品”专业乡镇。全市形成了铁岭县都市观光农业、开原市开西现代农业、昌图县八面城现代畜牧业、西丰县鹿产业四大示范区。
2012年,开原市苗木产业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一年,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开原市中国彩色苗木产业第一县的称号,省政府授予其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称号。
开原市苗木产业尽管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让彩色苗木产业正在走向辉煌,还是近两年的事。开原市现有苗木种植面积20万亩,其中彩色苗木种植面积14万亩,沿5条主要过境公路两侧已形成200公里的苗木基地产业带,全市苗木产业年产值30亿元。
回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原的花卉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在开原大批量选购苗木,绿化、美化奥运会各大场馆周边环境。开原的五角枫和桧柏栽种到了鸟巢体育场周围,其他运动场所周边则成为开原金叶糖槭、金叶榆、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等彩色苗木争奇斗艳的舞台。借北京奥运会契机,开原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开始大力发展彩色苗木。发展到2012年,开原市的彩色苗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总面积的70%。
铁岭市草坪生产基地全貌。
专业合作社遍地开花为县域经济发展增光添彩
昌图县八面城镇大河村村民高晓朋算过一笔账,他把土地流转到辽宁曙光农机专业合作社后,每亩比入社前多收入了340元。
看铁岭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合作社经济”可谓是起到了“半边天”的作用。
2011年,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包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文件,规定市直涉农部门定点采取“一帮一”结对子包扶方式,帮助所包扶的合作社上项目、上资金、上技术、上设备,帮助合作社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资金、技术、销售等问题。同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到2012年6月,铁岭市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就达到2396家,覆盖全市所有农业生产领域。
铁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创造了多项全省第一。辽宁曙光农机专业合作社把昌图县八面城镇大和村1.1万亩土地整村流转,经营规模居全省第一;调兵山富农水稻专业合作社是全省第一家整村以土地入股方式成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昌图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和经营能力居全省第一。
很有代表性的当属永德利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永德利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现在有社员4400多户,冷暖棚近万座,蔬菜保护地面积达2万多亩。合作社主要经销入社成员冷暖棚生产的黄瓜、西红柿等绿色蔬菜。春茬蔬菜销往吉林、黑龙江等地,秋茬蔬菜销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年批发销售蔬菜5万多吨,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又为农业经济实现产业化生产,农业产品规模化加工创造了条件。 2012年,铁岭市农产品加工率达49.3%,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60亿元,位列全省第三;新上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6个,目前在建和推进的10亿元以上大项目就有14个,居全省前列。
2012年,铁岭市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30个,其中亿元以上25个,龙头企业总数达到了480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全市农业产业化率已达到54%,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31亿元,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42万户农民,人均从产业化链条内获得的收入达到5580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