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1日新华网获悉,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对北方地区冬天清洁取暖印发未来5年规划。
北方城镇地区既有节能居住建筑占比达到80%。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雾霾严重城市化地区的散煤供暖清洁化,形成公平开放、多元经营、服务水平较高的清洁供暖市场。
据介绍,目前北方地区清洁取热暖率达比例达34%,通过电,气,清洁燃煤与可再生能源方式取暖,总体发展较慢,目前供暖布局不科学,热力供需平衡不足,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需要改进,清洁能源供应存在短板且普遍成本较高,技术支撑能力有待提升,建筑节能水平较低,取暖消费方式落后等问题。
对此,发改委表示,未来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居民消费能力,以成本最低和污染物排放最少的原则选择适宜的情节供暖方式。未来将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清洁能源、太阳能、天然气、电力、工业余热、清洁煤集中供暖等供暖方式,并且大力提升热网系统效率,降低用户取暖能耗,推广按热计量收费方式。
按照规划,到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50%,替代散烧煤7400万吨。
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替代散烧煤1.5亿吨。
同时,对于位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的“2+26”重点城市的标准更加严格。到2019年,“2+26”重点城市城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90%以上,县城和城乡结合部达到70%以上,农村地区达到40%以上。
2021年,城市城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60%以上。
按照规划,到2021年,地热供暖面积达到10亿平方米,其中中深层地热供暖5亿平方米,浅层地热供暖5亿平方米。生物质能清洁供暖面积达到21亿平方米,其中: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供暖面积10亿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热电联产供暖面积5亿平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供暖面积5亿平方米,生物天然气与其他生物质气化供暖面积超1亿平方米。
其中,规划特别强调了要加速天然气供给才能建造。加速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开发,鼓舞煤层气开发利用,加速天然气基础设施建造。推动已纳入规划的长输管道和LNG接收站加速建造,加速中俄东线、进口LNG等气源引入和建造脚步,推动全国长输管道互联互通。到2020年,县级以上区域至少构成不低于本行政区域平均3天需求量的应急储气才能。
发改委表明,未来将强化企业在清洁取暖范畴的主体位置,鼓舞民营企业进入清洁供暖范畴。鼓舞社会资本建立工业出资基金,出资清洁取暖项目和技术研制。进一步完善取暖用电、用气价格机制,下降用电、用气本钱,在居民接受范围内,合理拟定清洁取暖价格。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