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四部分联合发布明确提出了“力求完成单体350瓦时/公斤、体系260瓦时/公斤的新型锂离子产品工业化和整车使用”的开展方针,马凯副总理7月座谈会上再次着重“要确定2020年完成单体每公斤350瓦时的方针不放松”,针对这样的开展方针,辛国斌副部长着重,我国动力电池工业开展负重致远,还需各方持续努力加速协同开展。
五点要求
对于创新联盟下一步工作,辛国斌副部长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发挥好行业发展服务作用。加强行业信息统计及信息服务工作,搭建创新联盟行业信息平台,及时反映企业诉求。
二是做好政府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加强产业发展研究和相关政策研究,积极提供促进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并加强政策措施的宣贯和推广执行。
三是搭建协同发展的沟通平台。紧密连接上下游产业,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协同创新网络和平台,着力推动建设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协调及人才培养。搭建行业服务平台,在共性技术和测试试验等方面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五是发挥行业引导和规范作用。加强行业企业自律和自我规范,开展自查自纠和相关评价工作,研究完善行业发展管理规范。
五大重点
一是要持续重视安全问题,不断提升保障体系。要继续强化企业在各个环节的质量主体责任,保障材料、电芯、电池包、整车等的安全生产和使用。进一步提升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要加强动力电池的消防安全研究和控制,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扫除后顾之忧。
二是要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提供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撑。要加快锂电升级工程的开发进程,实现单体每公斤350瓦时、系统每公斤260瓦时的突破。要加快固态电池等新体系电池的研究开发,力争跟上国际领先水平。要加快提高动力电池成套装备开发和制造水平加快大规模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开发。
三是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快建立产业创新体系。要以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为代表,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要加快突破材料、电池、系统集成、工艺装备等环节的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品综合性能和质量水平。
四是加强回收经济性研究,推动回收再利用体系建设。要从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装备等方面考虑梯次利用和回收再利用,加快拆解回收等技术的前瞻性研究,研究退役动力电池性能评价技术,研究与试点商业化梯次利用可行性。
五是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根据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服”等要求,将后续的行业管理工作重点放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考虑不再通过《规范条件》的方式对企业生产条件和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做好相关承接工作。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产业结构、制造工艺、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此外还面临国际整车和动力电池技术快速提升的巨大压力,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及新能源汽车的引领地位面临挑战。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