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政策导向一:鼓励规模农业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
2017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农业改革力度,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力度进行农业改革?目的就是要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鼓励规模农业发展,尤其是以粮食增产的规模化经营将成为国家推动规模农业的重要一环。未来,带动能力更强的农业经济组织通过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将成为主旋律。
政策导向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财政补助重点偏向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经济组织。
日前,大家悉心关注的玉米储改革便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政策的重要一环,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有意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其他粮食种植。在后台留言中,不少农民朋友和农业界人士对此政策表示愤愤不平,呼吁政府关注农民。
但是,希望大家不要灰心。农业结构调整(包含种植结构调整)措施虽然短时内对广大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造成了损害,但着眼于未来,这项政策将有利于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7年,国家政策导向将倾向于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联动,减轻国内耕地、水等自然资源的压力,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注重市场导向,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
另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商品农产品供给的主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而结构调整的任务也隐含着进一步促进这些主体的发展,提高其发展质量的目的。
政策导向三:提高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全局规划中,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方面,提升机械化质量和机械收货水平;另一方面,推进信息化与农业深度结合,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力争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达到70%、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
就在刚刚过去的武汉全国会上,农机360网成功推出“中国农业机械化物联网”智慧解决方案,可实现作业轨迹回放、作业时间查询、报警信息分析、作业面积统计、故障信息分析、维修记录查询等功能。
政策导向四: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加强土地流转;鼓励农户通过互换承包地、联耕联种,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更多信息,请咨询灵核网《中国农业产业化行业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