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将来会代替人类吗?这是人们一直在谈论的话题。
近日,李世石和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再次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推向舆论热点。
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提出了建设机器人产业强国的提案建议。在“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催生的这场“新工业革命”中,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为其核心。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全力打造智能型机器人成为新时代发展的目标。
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作用
近日,在我国东北辽宁市一家餐厅引进智能送餐机器人当“跑堂”,吸引了众多顾客的目光。据介绍,该机器人身高140cm、体重60kg,双手可托盛装7kg食物的餐盘,体内集成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导航、多模态机交互等先进技术,每次充电后可持续工作约8小时,具备自动送餐、空盘回收、菜品介绍和与顾客互动等功能。深受广大顾客的欢迎。
另外,在武汉纺织大学,一张机器人做面的图片刷遍了人们的朋友圈。据说照片上一“喜羊羊”模样的机器人身着白色厨师服,两条铁壁,一手托面,一手削面,表情呆萌,很是可爱。李师傅表示,由于学生放学时间集中,人数多,人工削面常常忙不过来,自从有了这位“喜羊羊”厨师,简直“如有神助”,窗口的生意越来越火。李师傅介绍,机器人削面效率高,面条形状也十分美观,而且耐煮,越嚼越香。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14日表示,该校研究人员成功利用新开发的软体机器人完成了一次实验性的微创外科手术,该技术有望在未来大幅提高这类手术的精度和效率。这款机器人配备摄像头,能为医生提供人体内的清晰画面,帮助医生更精确、高效地完成外科手术。机器人还能装配夹子、手术刀等外科手术工具,从而可直接为病人实施手术。
谷歌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Atlas高188厘米,它现在学会了帮助人们打扫房屋。该机器人曾参加美国军方举办的“机器人奥运会”,它现在可以用真空吸尘器和扫帚打扫房屋,甚至还能将纸飞机扔到垃圾桶里。
发明达人陈建华和伙伴们发明的离合机器人,能帮开手动挡汽车的司机们减负。这台获国家发明专利的离合机器人,安装它后,不改变汽车的结构和线路,就将汽车升级为自动挡,而且平均油耗比同款同排量的自动挡汽车要省逾20%,比原有手动挡汽车要低5%。安装后,不会改变原车结构与线路,司机可以自由选择使用或者关闭。因为不改变车辆结构和线路,不会影响车辆年审。
此外,机器人在焊接、切割、驾驶及制造等行业作用也特别明显,不仅帮助人们减轻了负担,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月12日,迪拜官方宣布,自明年起要每隔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未来体育大会(the World Future Sports Games)。首届世界体育大会将于2017年12月28到30日举办,共计三天。届时将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队角逐共计9个项目,它们包括:无人驾驶汽车竞速、机器人足球大赛、机器人赛跑、无人操控飞机竞速、机器人游泳、机器人兵乓球、机器人摔跤、遥控飞机竞速。这将是属于机器人的奥林匹克。这表明机器人会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这些例子说明,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机器的发展将越来越智能化。有人担心,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会代替许多人的工作,自己以后干什么?人们将来会不会大量失业?然而事实表明,机器人虽然会代替人类的一些工作,但是绝对不会代替人类。目前,智能机器的进步主要表现为计算和决策能力的提升,任何机器都必须按照固定的规则运行。然而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绝对、固定的规则,也许在局部、单个层面上存在特定的规律,但总体上则复杂到了人不可能完全掌握的程度。所以,不必担心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因为不管什么时候,机器人都是为人服务的。更多最新数据分析、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调研、行业分析,请访问灵核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