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又是加息、又是加强资本管制的,中国外汇储备还是跌破了3万亿美元的重要关口。然而,离岸人民币前期却一度回升至6.8,在人民币小幅升值的背景下,无论是分析师还是个体,对外储破3似乎都显得波澜不惊。
原本市场担心的“人民币破7,同时外储破3”的超级恐慌局面,被有效地避免。不得不说,中国央行打了一手好牌,实现了“恐慌错峰”或者说“恐慌分流”。尽管数据公布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幅扩大至近400点:
中国央行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外储环比下降123亿至29982亿美元。为2011年2月以来首次跌破3万亿美元的大关。外管局解释称,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是造成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
用大白话说就是,央行干预人民币汇率而非群众换汇/资本外流是外储下降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这也是央行对2016年外储近3200亿美元降幅的解释。然而,兴业证券拆分结售汇等数据后得出的结论可并不是这样哦(由于担心过于敏感,我们主动下架了该文章,想要获取请参考文末)。
外管局今日还表示,中国外汇储备是充裕的,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下,储备规模上下波动是正常的,无须特别看重所谓的“整数关口”。实际上,早在上个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就已吹风,不必在意“整数关口”,看待外储下降也不必草木皆兵。
“3万亿”就是一个心理关口不假,跟2.99万亿没什么实质性区别。但越是心理层面的东西,越是因人而异,有人可能觉得无所谓,有人看的非常重要。不过,金融市场对整数关口似乎看的还是挺重的,这些关口通常构成极大的阻力或者支撑。
说的夸张一点,一旦跌破3万亿,市场就直接看向生死线“2.6万亿”了。关于2.6万亿,我们曾经援引中金公司的研报介绍过,“在2.6万亿美元以上,外储规模尚不构成国际收支安全的威胁。从以上指标看,2.6万亿是传统充足率测度的上限。高于此,中国所持外储足以应对贸易、偿债等正常对外支付需要而有余。”
不过,从人民币走势(今天美元大涨)和分析师们的点评来看,跌破3万亿美元似乎已经在预料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中国已经通过加息和强化资本管制应对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了。
实际上,在加息和资本管制双管齐下之后,1月份外储的降幅已经大幅下降了,与去年同期相比少降了872亿美元;与前一月相比,少降了288亿美元。剔除掉汇率重估因素以后,外汇储备规模的同比和环比降幅也是明显缩窄的。外管局据此认为,这反映出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已较前一时期有所放缓。
汇率置于利率前,矛盾转移至资产价格
蹊跷的是,中国当局却否认已经进行了实质性的加息。加息作为应对人民币贬值的有力武器,既然使用了居然没有大肆渲染,反而是偷偷地上调MLF、SLF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如果不是发现余额宝的收益率已经回升到3.6%以上,许多人还没意识到中国已经在“加息”了:
当然了,决策者可不是傻哦,只是从楼市到债市以及部分股市动辄数十万亿乃至百万亿量级的泡沫,迫使中国的利率唯有“暗中升”。既然隐形加息已经达到了扩大中美利差,帮助稳定人民币的目的,又何必大肆声张、自找麻烦呢。十九大前稳字当头!
关于利率上升对楼市的影响,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
按照目前4.1%的国开债利率,从历史数据比较来看合理的房贷利率应该在5.5%左右(根据房贷对银行的资本占用测算),比目前的水平高出100bp。
央行确认货币市场加息的结果,其实意味着房贷利率存在着大幅上调的风险,目前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4.9%,这意味着按照5.5%的合理水平,所有的折扣房贷将全部绝迹,否则银行不如去买债。
16年房地产市场的异常繁荣,本来就没有人口结构的支撑,全靠天量的房贷支撑,如果未来房贷利率持续上行,叠加政府对部分一二线城市投机购房限购限贷的铺开,地产销量或将持续下行,而地产市场的严冬或将到来。
除了强化资本管制(节流),央妈还在想办法增收(开源)。春节期间,某大佬被带回国的消息过于吸引眼球,掩盖了另一个大新闻——《外管局:境内企业境外IPO后应及时调回资金结汇》。
外管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郭松在接受中国外汇网采访时,谈到2017年中国将进行多项外汇领域改革,其中的核心内容是:境外上市募集资金结束后,上市公司应及时调回资金,并承诺按一定比例的资金结汇。
既然央妈已经明确地把汇率放在利率前了,外储破“3万亿”自然就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了,现在的重心是利率回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有大卖方都已经开始喊“债灾2.0和10年国债收益率可能反弹至4%”了,以及姜超等所说的房贷利率上行是否导致楼市加速下行等。
不过,千万别指望央妈会单一依靠某一个工具(还是因为掣肘太多),即单一工具(例如加息)不会用到极致,例如近期利率虽升、但货币总量继续放水。未来仍然是利率、资本管制和贬值等几个工具并用,哪里起火救哪里。更多信息,请咨询灵核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