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我们的优势 去购物车结算(
0

行业报告 金融 能源

行业资讯 预警 机会

产业分析 趋势 时评

大数据 管理 营销

创  业 项目 故事

人  物 领袖 访谈

宏观 经济 策略

数据 行情 汇率

政策 时政 聚焦

金融 信托 理财

地产 市场 环境

商业 观察 要闻

区域 招商 园区

企业 百科 机会

预警 国际 国内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金融前沿 > 中国金融 >
“航天+”下的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航天+”是指航天技术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结合,发挥效能倍增器的作用,并催生出新的经济形态、生活方式与社会运行模式。

  “航天+”的理念应当认为是起源于国家战略及军事领域,所谓“效能倍增器”,是美国军方对军事卫星意义的官方评价。航天应用于经济社会领域,主要是作为一种泛在信息手段,解决其他信息技术所不能满足的一些要求,释放人类的更多潜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认为,“航天+”的意义在于:构建全球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信息实时化,大幅度降低信息价格,充分消除信息鸿沟。

  

“航天+”下的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航天系统是全球运行的系统,通过航天手段,可以很容易地构建起全球性数据采集、处理、分发和应用的系统,比其他任何手段都来得快捷。这对于有志于全球化运行的企业或组织来说,是无法回避的手段。

  无论导航、遥感或者气象观测的卫星系统,其数据更新速度比同领域的其他手段快得多,导航卫星可以用来实时更新位置数据,遥感卫星星座可以不间断监视地球上的目标,气象卫星可以实时发现天气现象。任何地面上的手段都无法实现这样的能力。而通信卫星可以保证用户处在不掉线的状态。信息的实时化带来了无穷的可能,也让物联网思想的潜力得以发挥。

  航天系统可以直接把信息投送到最终用户手中,不需要在地面上建立通信线路,这有效降低了信息的价格。电视广播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宽带卫星是作为明显的例子。目前电视广播卫星和宽带卫星的用户终端价格已经降低到低收入群体也能负担的程度,基础广播电视节目和家用带宽的价格也在当地平均收入的承受范围之内,部分公益性节目甚至是免费的。这从总体上大幅度降低了信息的价格,让此前一些受制于信息价格的产业得以发展。

  航天系统提供的服务是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可以认为是一种泛在的服务。因此,航天系统是克服信息鸿沟,为全世界、全社会提供平等、泛在信息服务的唯一选择。信息鸿沟一旦弥合,将会有大量人口加入信息的经济运行,进而使这些人力资源及其居住地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财富。

  从当今世界的情况来说,信息与财富紧密相连。拥有信息最多的群体,往往也是拥有财富最多的。航天+可以为社会全体提供更多、更可靠、实时性更强的信息,因此,任何与航天相加的行业、企业及个人,都有可能享受到财富倍增的前景。

  对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领域,“航天+”可以分为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三个阶段。浅结合阶段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卫星通信广播、卫星气象、卫星遥感、二次应用等服务于大众,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受众基本上处在被动接受状态,对航天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没有选择权。

  深结合阶段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主要驱动力量是卫星直播、卫星导航和各种在线地图。卫星产品开始直接进入消费市场并接受选择。

  融合阶段正在发生,主要特点是航天技术直接与各类消费市场的产品与服务相融合,不再以独立行业的面貌存在,典型的是LBS行业。互联网接入行业、车辆行业、道路交通、铁路交通、航运、医疗、农业等领域也将充分接纳航天产品与服务,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将出现移动资产跟踪、精细农业、无人操作系统、定制化的遥感与气象服务等新的经济和社会事物。同时,各行业将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定制并部署用于满足自身需求的航天系统。

  航天+作为一场革命,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需要业界抱着极大的勇气去推动一场嬗变。革命是不进则退的。如果今天的航天业界不能、不愿甚至不及推动这场革命,可能失去的是整个时代。中国的卫星广播电视败给有线、卫星通信败给光纤,就是例子。

  需要注意的是,航天+与互联网+的相互作用。航天本身可以认为是一种信息手段,包括了信息采集、传输、分发和处理,为互联网提供了信息来源、信息通道。互联网则是航天的价值实现手段,使航天产品与服务能获得经济上的回报。航天+与互联网+两者相互结合,对社会财富和民众福利带来的倍增效应将更加明显,将开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时代。

  在这里还要强调无人系统,所谓物联网、M2M,实际上就是要实现无人化运行。无人系统的实现,必须依靠航天系统提供的时空基准信息和通信服务,依靠航天系统提供基础信息来构建地理信息系统。当航天+融合阶段充分发展后,传统的水利、电力、能源、运输等领域可以进入无人化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服务机器人将成为可能。由此将为人类创造空前的福利,人类由此可以摆脱传统上低层次、低水平的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劳动,把更多的精力、智慧和情感投入哲学、科学、技术、文学、绘画、音乐、雕塑、探索等创造性领域,促使人们的综合品质发生更大的变化。

分享到:0  时间:2016-12-24 来源:灵核网整理(ldhxcn.com) 

版权声明

  灵核网所有报告统计版权为《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所有,灵核网产品是《北京灵动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市场调研、研究与整合的成果,究报告产品拥有唯一著作权。灵核网研究报告没有通过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购买请直接与我公司客服联系。   灵核网核心产品为有偿提...[详细]
关于灵核网 |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运营公司: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提供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北京市大兴区天华大街5号院绿地启航国际12号楼
400热线:400-998-1068(7*24小时)      传真:010-82894622转608      E-mail:lhwscb@ldhxcn.com      QQ:1342340450/1602788672
总部:010-82894622      市场部:010-56290519     
京ICP备1302785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77号 灵核网 版权所有 灵核网数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