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0多年的高速发展,如今处在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正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推动新经济的增长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在近日召开的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来自各方的嘉宾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普遍看好。
进一步提高地区和全球互联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较为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寻找新动能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任务之一。作为一项涵盖欧亚非大陆、面向世界的开放性战略,包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体现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勇气和期许。
“‘一带一路’与亚投行紧密相连,他们的一个共同目标,便是进一步提高地区和全球的互联,以便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在论坛上表示,今年下半年有20个国家将成为亚投行的新成员,届时亚投行基本上会有90个成员,将覆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李稻葵看来,20年、30年以后,“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促成相关地区与中国形成一个比欧盟更加高效的经济共同体。李稻葵表示,“一带一路”的愿景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希望通过中国的发展带动相关地区的基础建设,能够达到互联互通;第二个层次是未来“一带一路”相关地区能够与中国经常在一起协调关税、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政策,通过沟通来有效解决彼此的问题,进而形成一个比欧盟更高效的经济共同体。“这可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最高境界。”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与实施过程中,资金是重要保障。据统计,2015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达1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2%,新签对外承包合同额926亿美元,同比增长7.4%。匈塞铁路、中国东线天然气管道、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中国哈萨克斯坦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一大批示范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积极推进。
在谈及亚投行融资项目的要求时,金立群表示,所有可能做的项目,必须在金融上具有可持续性,在环保、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接受,这是三个最基本的要求。金立群认为,亚投行投资的所有项目都应该首先具有持续性,要进行可持续性的投资。“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来大幅度提高欧美、拉美和非洲国家以及中国的连接性,在提高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上作出更好的贡献。”
经济不景气恰是创新活跃期
在“中国智造”分论坛上,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讨论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与会者的目光。
“从全球历史来看,创新周期基本上与经济发展周期逆向分布,也就是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恰恰是创新比较活跃的时期。”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在解释第四次工业革命出现的缘由时表示,在2008年这场“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之后,经过几年的探索,人们正在形成共识,也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出现全球性的产业革命。
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冯飞认为,中国制造业现在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一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有效供给不足,许多消费者仍需到海外扫货。“要解决这两大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冯飞表示。
这也得到了其他与会嘉宾的赞同。创新工场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陶宁表示,日本的投资初创时期比我们差很多,我们是有优势的。“实际上每一次的产业升级都会造成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工种的消失,但是同时会创造很多新的工种,并不是一个新的行业出现了就对传统行业会是一个灾难。”
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张晓刚表示,在中国的经济转型当中,中国制造业到底走什么样的路,我们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现在我们确实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中国制造,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眼前唯一的出路只有转型升级。”张晓刚说。
新旧动能加速融合
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世界期待从中国经济转型中分享更多机遇。对中国来说,新旧动能加速融合的态势正在形成。
“让旧的、失去竞争力的产业退出,形成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只有新旧动能转换,才能再造一个有质量的中国经济,中国才会为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黄益平表示。
近年来,诸多新兴企业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人工智能、VR技术、无人机……诸多新兴技术领域成为本届论坛的热门话题。随着经济融合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表示,中国创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孵化器等一系列政策以及舆论环境引导,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中国的创业人越来越多,创新企业层出不穷。
“在中国,我们有十几万名司机,中国政府对我们的创新给予了鼓励,我们对在中国发展充满信心。”优步公司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如是说。
展望未来,中国将在创业创新和转型升级上加快布局。“中国已在无人机、太阳能、超级计算机等新兴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题中之意。”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总结说。
更多最新数据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查、市场调研、行业分析、调研报告请关注灵核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