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银行再走规模增长的老路已经没有空间了。”在王洪章看来,银行业转型要在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资产负债配置、调整客户定位、更新风险理念、改革体制机制五方面寻求突破]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银行业也随之步入“新常态”。金融脱媒、市场准入放松、利率市场化深入、存款保险制度推进、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同业和跨界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叠加并交互影响,宣告银行业高速发展和高盈利的时代已基本结束。
与此同时,不良率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银行业的头顶。银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919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09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季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环境愈是错综复杂,就愈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决策,否则就很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中国建设银行(5.49 -0.9%,咨询)(下称“建行”)董事长王洪章深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银行转型势在必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五个方向全面转型
“选择什么样的转型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未来和兴衰成败。”王洪章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不同类型银行的转型方向将是不一样的,银行要因地制宜选择转型方向。
而对于这样一家资产规模超过17万亿元、去年净利润超过2000亿元的国有银行,已经跻身全球资本实力前茅之列,建行同样面临“新常态”的考验,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降至1.83%,不良贷款率升至1.30%。
“当前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银行再走规模增长的老路已经没有空间了。”在王洪章看来,银行业转型要在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资产负债配置、调整客户定位、更新风险理念、改革体制机制五方面寻求突破。
王洪章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早在2013年下半年,建行就开始谋划未来的转型发展之路,并最终于2014年10月制定出了《中国建设银行转型发展规划》,即加快向“综合性银行集团、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银行、智慧银行”这五个方向转型。
对于“综合性银行集团”的定位,王洪章表示,综合性银行集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银行业自身演进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2014年年报显示,建行已经初步搭建综合化框架,综合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健全。上年末,建行在非银行金融领域,拥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赁、建信信托、建信人寿、建信期货、建银国际子公司,目前已经获准筹建首家养老金管理公司。
“多功能服务是国际大型银行的基本特征,强调银行具备向客户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的属性。”王洪章如是说,银行不断丰富投资、融资、交易、支付、托管、理财、投行、信托、租赁、财富管理等各类产品和服务功能,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和市场。
“集约化发展强调商业银行应以体验最佳、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式组织内部资源,获得最大的服务和管理效益,已成为国内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必然模式。”王洪章表示。
“创新是银行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王洪章表示。在组织架构上,建行于2013年成立产品创新与管理部。在体制机制上,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理顺组织架构,大力推进对公、对私、投资理财三大条线产品创新。
在王洪章看来,智慧银行是银行为客户提供快捷、便利、优质服务的更高层次发展模式,代表了银行未来发展方向。建行要大力发展网上银行、移动银行、远程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渠道,尽快完成全行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提升数据挖掘分析能力。
“互联网金融无疑会成为未来金融发展的新常态。”在王洪章看来,银行向互联网金融的转型总体可朝两个方向:一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依托云和大数据,重塑银行与市场的供需关系,重构商业模式;二是大力发展与生产消费活动深度融合的O2O金融行业应用等类商业模式创新,实现银行产品、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转型效果初现
事实上,“新常态”给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会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以建行为例,该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截止到2014年,建行基础设施贷款新增2714.82亿元,占公司类贷款新增的75.25%,重点投放在建续建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领域。
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建行在向综合化经营平台转型成效已开始显现。截止到2014年末,综合化经营子公司资产增长34.30%,净利润增长31.63%。过去一年,建行基本完成国际化布局,海外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长32.67%,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46万亿元,同比增长61.94%,离岸人民币集中清算体系日益完善,直接服务范围覆盖三大洲17个国家和地区。
在加码互联网金融的版图中,以“智慧、泛在、跨界”为发展方向,建行形成了“三大渠道”+“三大生活平台”、+“三类创新产品”+“三项智慧技术”+O2O服务体系。网络金融已经成为行内最主要的交易渠道、客服渠道以及标准化与低风险产品的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