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设施蔬菜生产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温室年平均用时达3600小时/亩以上,人均管理面积仅相当于日本的1/3、西欧的1/5和美国的1/10。蔬菜病虫害防治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广大农户对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认识不够,盲目用药现象比较突出。且在二氧化碳施肥方面,依然没有达到量化管理。
但是,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促成了上述问题的解决。实时自动采集温室内环境参数和生物信息参数,通过物联网智能灌溉管控系统、智能化病虫害防治系统、智能施肥管控系统、智能化耕作管理系统等,实现提高药液的附着,减少农药喷施次数,降低损失和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对土壤水分的精确控制;以及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收入低投入的效果。这便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应用,也是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的典型案例。
温室大棚智能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系统可连接传感器采集土壤温度、湿度、养分含量等来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并根据参数变化实时调控或自动控制温控系统、灌溉系统等。
手机远程管理系统:手机控制是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的另一种便捷控制方式,用户预先在智能手机上下载物联网系统,通过手机上的客户端,用户可以远程查看设施环境数据和设备运行情况,还可以分析数据,方便灵活管理。
信息服务的流动性、低成本需求。现在的农业生产讲究低成本,农业生产流通用户比较分散,如何以低成本的方式随时随地提供信息服务,那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推广。每一项具体的农技推广活动,内容与方法的有效结合是推广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推广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推广内容×推广方法×受众接受能力=推广效果,从这个公式可以看成到,方法与内容同样重要,只有达到合理的搭配,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提高推广效率过程中,信息技术相对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推广的内容要实现数字化,推广手段信息化,从而大幅提高推广效率。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将逐渐改变农民的认知,从了解认识到采纳新的技术,进而促进技术进行扩散,整个过程都需要信息技术来支撑。换言之,信息技术支撑着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物联网农业需要包括哪些内涵?笔者认为,主要由三大信息系统构成。
农业专家智能系统以开发利用智能专家系统为先导,对气候、土壤、水质等环境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系统规划园区分布,合理选配农作物品种,科学指导生态轮作。
农业生产物联控制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种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农业生产现场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及农产品的生长状况等信息,远程监控生产环境。将采集的参数和信息进行数字化转化后,实时对传输网络平台进行汇总整合,利用农业专家智能系统,按照农产品生长的各项指标要求,进行定时、定量、定位 云计算处理,及时精确地遥控农业设备的开启或者关闭,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农业生产过程。
有机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通过在生产环节给农产品本身或货运包装中加装rfid电子标签,并在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不断添加、更新信息,从而搭建有机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有机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加强了从农业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等全流程数据共享与透明管理,实现农产品全流程可追溯,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效率,促进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农业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农民看到了运用先进技术带来的效益,将主动选择适合自己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系统,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收益,并且在未来的农业数据处理中,数据处理系统将更加精准化、智能化。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农业数据更加精准、安全、智能。农业数据处理系统会主动分析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及各种品种的优劣势,供农民选择。
灵核网作为多年市场调查的市场研究机构,长期涉足竞争对手市场信息的监测和调查研究,建立全方位的市场信息收集网络,搭建国内最完善的数据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务。更多竞争对手及市场调查的需求,请直接联系灵核网项目部或者直接进入灵核网详细了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