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我们的优势 去购物车结算(
0

行业报告 金融 能源

行业资讯 预警 机会

产业分析 趋势 时评

大数据 管理 营销

创  业 项目 故事

人  物 领袖 访谈

宏观 经济 策略

数据 行情 汇率

政策 时政 聚焦

金融 信托 理财

地产 市场 环境

商业 观察 要闻

区域 招商 园区

企业 百科 机会

预警 国际 国内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金融前沿 > 互联网 >
未来中国互联网只有两类公司
未来中国互联网只有两类公司

  10月,发生了多起改变互联网细分行业的事件,甚至是改变整个互联网格局:
  
  10月8日,美团大众点评合并成为新美大,再次把腾讯和阿里拉到了O2O的同一条船上,估值170亿美金,成立12年的点评卖身给了成立5年的美团,两家亏损的公司抱团减少价格战。
  
  10月12日,58到家在卖给腾讯后,又以3亿美金再度卖了股份给阿里巴巴,估值10亿;
  
  10月15日,神州专车与e代驾正式合作,品牌及产品共享,对抗同样巨额亏损的滴滴;
  
  10月16日,阿里巴巴以45亿美元现金收购优酷土豆为主体的合一集团;
  
  10月17日,腾讯牵手京东推“品商”平台,这被认为是年亏损8亿美元的京东再一次向腾讯靠近,腾讯再一次成功的渗透进了京东。
  
  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也发生了非常多的并购,阿里5.9亿投资魅族;烧钱的滴滴快的合并,在专车领域把腾讯和阿里两个死对头拉到了同一条船上;上半年亏损7930万美元的58并购了赶集;OTA行业唯一盈利的携程并购了持续亏损的艺龙......
  
  在这一系列的并购/投资里,行业不同,并购大小不同,但有两点相似:
  
  1、盈利的并购亏损的,估值高的并购估值低的
  
  高估值(市场份额高)的并购低估值(市场份额低)的是行业的基本规则,毕竟高估值企业前景可期,为了取得更大的份额和止损避免价格战,VC也乐于推动。而盈利企业并购亏损企业也是新崛起的一个趋势,互联网公司在VC的吹捧下信奉以亏损换市场,以价格求用户,本身盈利的企业就屈指可数,他们的竞争力是靠价格补贴成长起来的同行所无法比肩的,众多盈利型公司纷纷借助并购来打压新模式消灭竞争,或投资团队补充新鲜血液,或迅速获得细分市场的份额。
  
  2、BAT成为VC后的另一个并购主角
  
  BAT就像孙海英广告说的一样,怎么那有有你?在2015年中,BAT再度刷怒刷了存在感,阿里巴巴参与10余起近40亿美元投资;腾讯仅Q2就参与了10起投资事件,涉及领域涵盖了文娱、本地生活、医疗健康和汽车;百度也不含糊,一时间并购成为了BAT的军备竞赛,多样的产业布局和财务投资让人目不暇接,形成了VC投资之外的另一番风景。
  
  未来中国互联网只有两类公司:一类是BAT,另一类是正现金流公司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就急转直下,最直观的表现是连百度、阿里、腾讯都停止了招聘,只出不进。二级市场不断下挫和美股中概股的低迷,上市窗口关闭带来了一级市场的恐慌,寒冬应声而至。资本寒冬席卷整个创投领域,泡沫最多的互联网行业首当其冲。
  
  据投中研究院的数据,中国互联网行业,2015年Q2融资额仅为Q1的一半,与此同时创业投资基金的募资也出现了下滑,据清科研究报告指出:2015年7月中外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新募集资本量38.86亿美元,与6月79.96亿美元募资规模相比下降51.4%,与2014年同期的47.05亿美元募资规模相比下降17.4%。寒冬到了,互联网的格局也将带来巨大的变化。
  
  未来属于正现金流公司
  
  正现金流公司拥有自我造血能力,能持续的发展自我,获得更多的机会,占得一席之地。
  
  1、盈利才是王道,具备正现金流的公司才能占领市场
  
  在互联网原住民眼里,从实业入互联网的人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过于保守,过于注重正向现金流导致企业发展速度受限,而愿意烧钱补贴的公司可以以价格优势迅速抢占市场,占领用户心智,获得更多资本的青睐,当然,中途耗死竞争对手就更好了。实际上以利润换市场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会陷入不烧钱数据下降,烧钱又难以为继,甚至不得不为了烧钱而损害未来的利益。VC是一帖大麻,保准爽到你停不下来了,这不,易到用车在烧钱难以为继后不得不10月20日宣布七亿美金流血融资乐视。
  
  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公司才能扛过资本寒冬。资本就是苍蝇,那里有腥味就出现在那里,没有腥味的地方他们从来不会出没,资本是最吝啬的,不要指望资本能雪中送炭,在资本寒冬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只能靠企业自己活过来,在资本寒冬活下来的只有三类公司:
  
  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可以自我增长的公司,比如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暴跌后找到sp盈利模式的三大门户,期间死掉的公司你可能都记不住名字;
  
  寒冬前已经储备了一定余粮的公司,比如本次寒冬的58到家,比如阿里巴巴就是凭借着2007年底在港交所上市募集的17亿美金才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风暴;
  
  不得已降低估值壮士断腕的公司,比如京东,在2008年雷曼倒闭一度无钱可融,启动B轮融资后估值从1.6亿美元下降至6000万美元,导致给京东做了四五次过桥贷款心里也慌了;乐淘网2011年第四轮融资乐淘的估值只有8000万美元,但2010年同期乐淘的估值为2.5亿美元。
  
  毫无疑问,第一种是最良性的发展方式,而第三种能流血融资已经非常幸运,大多的公司根本没能挺过来!以烧钱最多的O2O领域为例,2014年拿到A轮投资的企业高达846家,而拿到B轮的企业数量骤降至225家,C轮寥寥无几。C轮融资像一面陡峭的悬崖,很多企业面临逃不掉的“C轮死”,资金链断裂后企业只能被活活饿死,如果有正向现金流,很多企业都可以熬过来。
  
  2、盈利能力是企业良好运营能力的背书
  
  在同等条件下,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越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盈利能力是企业内功的佐证,这是纯靠烧钱所烧不出来的。同样的,在需要以利润换市场的大规模投入阶段,拥有盈利能力和盈利经历的公司更能让资本放心,因为你烧钱烧得更有效率,烧的更有性价比,这是企业在资本催熟下脱颖而出的不二法宝。否则只会变成没有了资本,企业会迅速萎缩,进而死亡。所以,VC的追捧不是让你花钱,而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的花钱。
  
  3、盈利能力可以让企业不受桎梏的拓展新战略
  
  古语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一个成年人日日为填饱肚子忙活,那就不要指望未来能有多大的空间。企业也是一样,当受制于资金支持随时可能断炊时,企业唯一能做的只有活下来,而不是过更好,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当当网,除了2014财年,上市一直处于亏损,2015年上半年更是亏损8140万元,受制于资金,成立16年的当当仍然不得已龟缩在图书领域,连Q1的拓展熟悉阅读的新业务都被PR包装为放弃盈利激进拓展,殊不知李国庆一直看不起的京东市值已是自己的67倍有余。
  
  当然,如果你有一个愿意无条件支持你的“亲爹”,不能无条件支持都不行,腾讯拍拍、微博,百度有啊,百发就是例证,一旦亲爹狠下心来比VC都冷酷;或者你运气够好能找到无条件支持你的干爹,比如凡客,有了雷军怎么都倒不了;比如京东,搞定徐新这个辣妹子得到无底线的支持可是独一份的;比如糯米,200亿妥妥的不愁吃喝。如果你不确定你有没有这份运气或者魅力,那可以思考下烧钱换市场是否适合自己了,当然期望拿工资和借公司提升行业知名度而不是打造一个成功企业的另当别论。
  
  4、VC逐利的本质带来骨子里的短视和与企业的天然冲突
  
  VC的资金来源是有时间限制的,长则八~十年,短则三~五年,到期就需要进行资金清算,这是VC最主要的利润来源。VC利润来源的机制决定了他们的投资期限必然是中短期的,不可能像索罗斯等投资者长期持有。因此,资本最希望做的就是尽可能快的像KFC催熟白羽鸡一样催熟企业,进而拉升估值快速找到新的接盘侠脱手。在特定时期VC可以让企业催熟、早产,甚至也不排除考虑杀鸡取卵。
  
  但创业者一般都希望基业长青,打造百年老店,持续的做大做好企业。所以VC和企业是有天然的诉求冲突的。VC为了达到快速催熟的目的,也有非常多的手段,比如对赌。
  
  对赌协议的作用是保护VC约束创业者,以KPI的方式强行建立创业者与VC目标一致的中短期激励机制,促使创业者关注对赌期的利润成长,忽视长远的计划。对赌协议有可能让创业者牺牲未来的发展机会,实现短期收益,甚至也不得不为了达到对赌期目标损害企业的根基,站在企业角度不见得是好事。所以,我的朋友悦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储峰在融资选择时宁愿要香港的实业资本,也不愿意要著名VC的投资,要知道VC给的价格更吸引人。
  
  因为对赌而成功的公司不在少数,蒙牛业绩增长远远超出了与摩根士丹利的对赌协议的预定的盈利目标,获得了550%的投资回报率,蒙牛高管也获得了价值数十亿元的股票。但更多的对赌以企业失例告终。中华英才网因与Monster对赌上市失败,不得不贱卖,当时操盘的徐新全部撤出;俏江南也因与鼎辉对赌上市失败而失去了控制权;永乐与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对赌,永乐最终输掉控制权,被国美收购。
  
  同时,与国外的资本相比,中国的资本本身的投机性更强,这就导致其对市场和产业的培育是没有耐心的。国外一般基金存续时长一般都是7-10年,而中国互联网基金只有3-5年,所以中国VC相比国外又更加激进。
  
  未来属于BAT,不盈利谁都没戏
  
  腾讯和阿里巴巴都有1800亿美元市值,百度500亿市值,年营收分别为238亿,234亿,131亿元,都是妥妥的超级现金流公司。作为国内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BAT一举一动都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曾经创业者绕不过的问题是是BAT抄袭你怎么办?现在绕不过的问题是BAT不投你怎么办?BAT站队到底怎么选?当然,笔者这里说的BAT并不局限于BAT,而且与BAT一样具有极高现金流较高估值的少数健康互联网公司。

分享到:0  时间:2015-10-23 来源:灵核网整理(ldhxcn.com) 

版权声明

  灵核网所有报告统计版权为《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所有,灵核网产品是《北京灵动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市场调研、研究与整合的成果,究报告产品拥有唯一著作权。灵核网研究报告没有通过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购买请直接与我公司客服联系。   灵核网核心产品为有偿提...[详细]
关于灵核网 |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运营公司:北京灵动核心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提供各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4号楼    北京市大兴区天华大街5号院绿地启航国际12号楼
400热线:400-998-1068(7*24小时)      传真:010-82894622转608      E-mail:lhwscb@ldhxcn.com      QQ:1342340450/1602788672
总部:010-82894622      市场部:010-56290519     
京ICP备1302785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77号 灵核网 版权所有 灵核网数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