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圆满落幕。中国因为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性展会的成功举办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中国的投资环境如何,投资中国还有潜力吗,中国对外投资前景怎样?4天的投洽会通过双向投资促进、政策信息发布、投资趋势研讨等一系列活动,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外资依然青睐中国
本届投洽会继续强化实效,深化“大平台、精对接、细洽谈”理念,共推出有效投资项目3万个,其中新增8000多个。4天来,来自全球的1万多境外客商和我国4万多客商在本届投洽会共签订了1502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高达5073亿元,其中利用外资2210亿元。数据表明,中国仍是最具前景的投资目的国之一。
“在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我国吸收外资的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投洽会期间介绍,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的使用外资增长比较迅速,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利用外资前7月增长98.2%,欧盟和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增幅比较大,欧盟对中国的投资增长35.6%,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增长129.8%。中国的西部地区使用外资增长31%。
今年世界各国吸引外资的形势更加严峻,但中国吸引外资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投洽会再次收获丰硕成果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得益于中央及地方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中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出和扩容功不可没。一些新对外开放措施的推出极大地促进了外资引进,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也极大地促进了外资投资便利化。
“走出去”投资前景广阔
投洽会的目的之一是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双向投资。本届投洽会上,许多省份的商务厅外经部门专门组团参加,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境外政府机构、工业园区、企业和中介组织设立洽谈台,行业涉及基础设施、能源、矿业、农业、跨境电商、媒体、金融等多个领域。统计显示,本届投洽会上,中国对外投资金额达573亿元,区域合作金额达2290亿元。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认为,我国对外投资存量还不到1万亿美元,我们的全球化对很多企业来说是刚刚开始,还没有进入深度全球化的过程。以前我们更多的是“被全球化”,现在实施的是积极的、正向的、主动的全球化,这条路的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前认为,未来3到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来自于“国际化”和“国际产能合作”等。
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陈其华则表示,未来3到5年内,最大的机遇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必然会给中国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融和共赢带来很大的机会。
众多投资机遇期待竞合
本届投洽会众多论坛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依然存在众多的投资机遇,能够为全球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在投洽会期间表示:“投资是未来的核心,能够通过提高生产力和创新提升竞争力,同时还能够促进产业的绿色发展,提升能效,降低环境成本。鉴于投资的重要性,现在必须一起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动员更多财政资源。”
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林毅夫认为,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国家,还有投资的潜力;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城市化也比较落后,这些都是很好的投资机遇。
泛太平洋集团董事长刘持金认为,中国市场的巨大内需还没有被真正释放出来,释放的过程即潜藏着巨大的机遇。同时,公众要求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食品越来越安全、教育质量越来越高,这些都需要更多的投入,这也是全球资本的投资良机。
综合来看,本届投洽会的丰硕成果和碰撞出的投资机遇,无疑给复苏艰难的世界经济打了一剂强心剂。不过,在吸引外资严峻的形势下,国际上吸引外资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全球投资者和产业界应进一步携手把握新形势,发掘新机遇,通过更大规模、更多层次的投资,拉动全球经济加快走向复苏和繁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