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这事其实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形下预测未来,即使能找到几条必然逻辑,但足够多的偶然性也让结果充满运气成分。做了一年半投资,投中过独角兽、清算过公司、处理过烂尾的项目,经历还挺复杂,所以也把这块总结下。
战略投资这事有点诡异
风投本身并不复杂,出钱的人出钱后获得一系列的权利,最核心的是股权,被投资的人要用这钱干他想干的事,如果成功了,那投资者获得自己股权所代表的那份收益。而早期投资之所以有魅力在于回报倍数可以超级高。假设在一个公司估值1000万人民币的时候投进去,在10亿人民币的时候成功退出,那基本可以赚50倍以上(不是简单的100倍)。
正常的财务投资关键点非常简单就是要在赚钱的终极目标下,把投资行为分解为人员、趋势、模式、产品、技术等考察点,并一一进行判断。早期投资很难在数据上进行度量,所以核心是一种主观判断,模型什么的基本起不了太大作用,对人的依赖极强。
风投中有一个另类分支是战略投资,战略投资和风投并不完全重叠,因为它无所谓早期、晚期,但即使是早期的战略投资,在调性上和上面说的也不同。
战略投资这事同时背负两个维度上的使命:作为战略的延伸它必须辅助达成某个公司设定的战略目标,作为投资它也要有所回报,至少不能赔钱。这样一来在最终判断的时候,战略视角就很容易侵占财务合理性。作为结果,投资失败的风险本身就会进一步上扬,也就很容易即达不成战略目标,也达不成财务目标。所以说战略投资这事看着更容易做,但真想做好事实上对当事人和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实是更难。
真做战略投资其实需要明确:战略诉求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侵占财务合理性,可以多接受多少风险。一旦这种侵占变成无限度的,那所有的战略投资就会变成失败的投资,但正如前面所说,这种尺度上的把握是非数字化的,也是极为主观的。这与国内的组织结构特色结合在一起就会让事情变的更加复杂。
特定的文化纽带让国内很多公司的组织形态其实和两汉、三国那种刘备带着诸葛、关张等打天下的模式一脉相承,这种模式下带头大哥的权威极大,再加上高度人治最终就会让什么是战略这样的基本问题变的模糊。究竟怎么才可以区分这是战略还是马云、王健林一时的想法?老板的意志不足以扭曲数字、公式和牛顿定律,但影响逻辑和看法还是很容易的。作为结果战略投资就容易变的有些诡异。
我个人的观点是只有与公司明确确定的行动路线相配合的投资才是战略投资,否则都可以看成是财务投资,用与基金一样的财务标准进行衡量。与基金的核心差异只是限定投资的范围,这样的财务投资如果成长性足够好,也可以履行战略的使命,比如如果你在早期投了滴滴,那一样有战略意义。
风投里的时运与大数法则
再天才横溢的人也改变不了风投在具体案子上风险极高的事实,这样一来选择往那投,什么时候投就非常关键,因为这种选择影响概率。在富矿区采矿和在贫矿区采矿都有可能挖到金子,但概率不一样,也就是说在风投这活里,概率其实关乎生死。
过去的三波浪潮:IT及传统软件、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调性论是适合风投的,因为他们大多启动成本不高(非资本密集),机会较多(投资标的上选择空间大),成长性比较好(容易赚钱)。最能代表风投时运的产品其实是有网络效应的产品,抛开Facebook、微信不论,陌陌这种产品也可以在1~2年内就涨到30亿美元的市值,这类产品的出现可以看成是上天赐给风投的时运。相比之下O2O就不是那么好的标的,它牵涉线下,需要烧更多的钱,但实际并不容易构建规模以外的壁垒。硬件也不能算非常好的标的,第一不好做,第二做好了还不一定好卖,即使好卖大多也达不到大众级。下面科技驱动的新浪潮也与此类似,一开始估值就比较高,并且很多产品越来越依赖于数据,让小公司成长风险变高---小的公司容易构建新产品,但很难建立新生态。这些都会提升风投的风险。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讲:风投干的事骨子里其实依赖于大数法则,每一个案子都有一个不确定的结果,但当你真的把握了时运和关键点,那最终结果就会呈现出必然性。
从大数法则的角度看,时运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让达成某些基本标准的项目的整体成败概率在某个值以上,而合适的介入估值则确保了必然存在的盈利空间,只有每个案子理论上都有10倍或更多的盈利空间时那再加上整体成败概率,VC才能有最终的获利。人、技术、产品等上面的判断根本目的则是去偶然性,让投的项目都在某个质量基线上。这里面人这个维度上的偶然性特别大,最不好控制,比如可能拿到钱后创业的哥几个就分道扬镳了,大概也正因此雷军才树立了只投熟人的原则。
从上面这角度来看,下面几年对风投而言气候并不特别好,整体成败概率上失败可能性更高,估值偏高则压缩盈利空间,这更像是一个风投冬天的开始。
投资偏好
作为一种极为主观的活动,投资就会体现出某种个人偏好。偏好没有是非,但确实对最终结果有影响。我们很难讲劳模就一定比满嘴跑火车的创业更容易成功,如果是那样,那就没有偏好,而只有是非。偏好背后需要有一定的一致性,这样就可以获得这种偏好背后所对应概率上的收益。如果偏好本身并没有内在一致性,那参差不齐的人员配置就很容易导致差的结果。
在科技浪潮下,创业团队的选择上,有两点是比较确定的:一是带头的要真的具备创业所需的硬技能;一是要有比较好的领导才能。这两点非常刚性,并非偏好。马云可以创业做淘宝,但很难相信他能创业做一家人工智能的公司。
但在目标团队是不是应该是一个一维结构以及创始人是应该像扫地僧还是应该有极大的煽动能力上,不同人则会有不同的选择,进而产生不同的偏好。
我们的文化基因导致相对平权的组织结构会非常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导致的争端延续到公司有一定垄断地位时那最多伤元气,但在最开始的时候则会要命。所以我个人觉得创业团队还是得一维结构,有一个带头大哥,有多个相信他的联合创始人,这样不容易中途出问题。这就反过来要求,核心团队不能是临时攒的,最好在过去漫长时间里有过深度相处经验。
第二点是否需要一个忽悠能力特别强大的人。在科技浪潮下,我觉得忽悠能力时可以弥补的,让企业真的拥有良好的战斗力则更难,前者是0后者是1。我倾向于认为扫地僧更有优势,虽然他们在最初会吃点亏。我接触的人里面最像扫地僧的人是声智科技的陈孝良,声智科技的团队是那种不声不响但真有战斗力的团队。最开始主要是根据背景来判断这团队,比如声学所出身,那战斗力不应该太差。让我评价抬高是后面的一件事情,产品团队提出的一个非常困扰的声学工程问题,找了好多家都没搞定,结果声智这边出了一个人就搞定了。这纯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也没什么做假空间。但声智的团队一直不太擅长宣传,这让他们比思必驰、云之声名声上就差了很多。但我觉得这类公司更适合成为风投的标的,因为一旦时机来临,宣传跟上,那估值就可能有迅速增长,是个有了1后面加0的过程。
第三点是是否需要一个真心就想赚钱的人,还是需要一个适度理想主义的人。
这点上我倾向认为适度理想主义的人更靠谱,说到底创业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失败概率极高。纯从赚钱的角度看,大多时候不如把融到的钱大家分分更划算。科技驱动的浪潮下,退出周期可能在变长,单独的赚钱冲动,在这个漫长的周期下很可能很快会被消磨殆尽。新拍的《西游记》理论上讲钱也多了、科技也进步了本应拍的更好,但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老版更好,差的估计也就是那一点点心思上的差异。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