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2日,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下称泛珠大会)在贵阳举行,这也是第一轮泛珠各方轮值举办的最后一次大会。以后,泛珠大会将由一年举办一次调整为两年举办一次,并由展览调整为展销结合。
10年间,长三角、环渤海区域经济深度融合,中原、关中、天水等经济区域快速崛起,区域合作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热词。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人口占全国三分之一、经济总量超全国三分之一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亦走向新的起点。
“9+2”=1
一体化进程加速
9月8日,泛珠大会经贸代表团团长见面会上,11个团长用不同语调的普通话共同传递一个声音:泛珠十年,成果丰硕。
产业合作向来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头戏。近年来,陆续建成的昆明深圳工业园、湘西广州工业园、赣州香港工业园等一大批跨省(区)工业园区成为沿海和内陆产业合作的重要载体。更有一组数据说明问题,前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上各方共签订合作项目6609个,签约金额15529亿元。
借助泛珠这一区域合作平台,四川收获颇丰:自首届泛珠大会举办以来,四川前八届共推出3000多个合作项目,投资金额达2.1万亿元;签约各类投资项目2037个,签约金额达1920多亿元。本届大会更是抛出逾4万亿元的商机与各方共享。
从基础设施、交通、旅游等领域起步,泛珠合作逐步向环保、工商、质监、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社会事业等领域拓展。自2004年首届泛珠大会以来,“泛珠”各方打破地域限制,统一企业信用分类标准,签署消费维权、食品安全、旅游等监督合作协议;建立全国首个区域专利代理信息查询系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
在中国的版图上,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合作。
“9+2”=无穷大
打造合作“升级版”
泛珠三角区域有着我国东、中、西三个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产业差异明显;既有在全国发挥重要引擎作用的珠三角地区,又有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强的广大中西部腹地;既有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又有金融、物流等发达的国际化平台……
更为触动经济发展兴奋点的是:它包含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使得整个泛珠三角区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互补性和协调性。由此,“9+2”并不是简单相加的“11”,是多维度组合就可以无限放大的合作潜力。
事实上,合作的触角正在借助泛珠三角区域内的成员向更远处延伸。在2006年云南昆明举办的泛珠大会上,借助云南毗邻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泛珠与东盟首次直接对话。
有人将泛珠地区当前的产业合作模式总结为“港澳接单、广州设计、内地制造”,未来泛珠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模式应如何顺势而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认为,泛珠要有更加明确合理的产业分工,以最大限度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放眼全球,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需要升级的并不仅仅是产业。如何进一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由一年举办一次调整为两年举办一次,由展览调整为展销结合,优化高层论坛模式,推进泛珠经贸洽谈会市场化运作……本届泛珠大会上,“9+2”各方行政首长共同签署的《贵州共识》传递出强烈信号:打造泛珠合作升级版。
泛珠区域发展的新优势如何构建?四川建议,应共谋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构建共建共享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力争获取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新一轮泛珠大会,泛珠各方还将探索建立合作利益分享机制,研究设立泛珠区域合作基金,建立泛珠区域长期合作的战略研究机制。泛珠合作新起点,“9+2”各方已经站上新的起跑线,续写区域合作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