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完全是浪费青春。”5月24日,一位在2011年加入文思海辉、原东南融通员工的中层员工对记者抱怨,“我现在都想离职走人了。这两年,大家都没心思干活。公司业绩一路下滑,人心动荡。”
来公司不到两年,他接连遭遇了公司的几件大事。2011年8月,文思收购部分东南融通的业务团队后,准备认真干活。2012年8月,文思与海辉又合并了,接下来的半年,又是内斗。内斗还没结束,公司又要私有化了。
5月20日,文思海辉宣布以每股7.5美元的价格私有化,受此消息提振,文思海辉的股价飙涨了30.61%。这天的暴涨只是一个小概率的偶然事件。
5月23日,文思海辉2013年第一季度公布,营收1.52亿美元,不及预期。股价立马应声下跌了1.04%,收盘价是6.65美元。
这样的惨淡现状,只是文思海辉公司问题的“冰山一角”。过去半年,文思与海辉忙着占领新公司的好地盘,忙着组织结构调整、业务重组,却无法解决这个软件外包第一大公司面临的艰难困境——营收增长,但净利却一直下滑。
2012年8月,合并之初,文思与海辉两家上市公司加起来的市值达到8亿美元。仅仅经过了大半年,文思海辉的市值跌到了5.87亿美元。
文思则更落寞,当初,自己是软件外包第一股,后来却被海辉这个后来者变相接收。命运不济,自食其果。
合并失衡业绩滑
“最近一段时间,前端业务线的一些原文思中层陆续递交了离职书。”一位文思海辉的员工告诉记者,自后端整合完成后,文思、海辉的各条业务线开始深入整合,文思在与海辉的博弈中处于弱势,离职的人将逐步增多。
自2012年8月宣布合并以来,文思海辉就不断地进行人员重组。合并之初,文思海辉的员工加起来达到2.4万人,到2012年12月31日,公司的员工总数为23270人。到今年3月31日,员工总数是21577人。截至目前,文思海辉的离职员工接近3000人。
过去半年,文思与海辉虽然号称是“对等合并”,在许多文思人看来,实质上是海辉变相地占领文思。
虽 然在高管层双方的数量相等。比如,原文思的高管中:陈淑宁担任董事长,陈立峰担任总裁,黄宣德担任CFO,但陈淑宁基本不管,陈立峰也大多在硅谷。而海辉 的团队中,卢哲群担任CEO,财务、行政、人力、市场等后台部门都是海辉的人执掌实权。在业务线上,双方的重合度不是很高,但是在有一定交集的业务线上, 基本是海辉的人说了算。比如,金融业务线上,原海辉高级副总裁、金融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冯明刚成为合并后金融业务线的执行负责人,原来文思的负责人只得黯然 离职。
当员工们都聚焦于内部的整合时,自然无暇顾及业务。今年第一季度,文思海辉净营收1.523亿美元,与去年的1.5149亿美元相 比,只微微增长了0.6%。此前的预期是1.58亿美元。文思海辉CEO卢哲群表示,该季度营收和利润率低于预期是,由于受到了公司最大电信客户、日元贬 值、业务重组的影响。
这个最大电信客户指的就是华为。“文思来自华为的业务减少了50%以上。”一位文思海辉的员工说道。
自2008年起,华为每年为文思贡献了10%以上的营收。到2011年底,文思来自华为的外包额接近8亿元。
文思海辉今年Q1的备考财务报表显示,来自研发服务的净营收与去年同期备考财务报表相比下降2.3%。并且,文思海辉合并的2012年备考财务报表显示,2012年,来自研发服务的净营业收入与2011年同期相比下降0.4%。
连续两个季度,研发服务的净营收占比下降。这对文思海辉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这意味着,一方面,净利更高的业务占比越来越少,而且向高端的转型会就此落空。
不仅如此,文思海辉的第二季度以及全年的营收并不乐观。文思海辉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净营收至少为1.63亿美元。而2012年第二季度,双方合并报表之后的净营收总和为1.6577亿美元。
文思调低了今年的业绩预期。5月23日,文思海辉预计,2013全年净营收为6.75亿美元至6.85亿美元。在上一季度财报中,文思海辉预计2013年全年净营业收入为7.23到7.33亿美元之间。
“今年一年,文思海辉的财务状况都不会好。如果私有化不顺利,那么二级市场的估值会越来越低,股票的流动性也会很差。”一位负责美股投资的基金合伙人说道。
对文思来说,厄运并不是从这半年才开始。
一位文思海辉的中层员工透露,自2010年9月起,新任的COO(首席运营官)张虹上台后,组织管理的问题就比较严重,部门重组一年搞好几回。整个公司,兵找不着将,将找不着兵。
一位离职的文思海辉中层员工告诉记者,“许多原来文思的中高层,都持有这样的看法。”
从2010年9月到2012年8月,在张虹担任COO的这段时间,一位老文思的员工感叹,“这两年过得可真糟糕。”
张虹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背后是文思海辉的管理思路出现了问题。当时,大家误觉得文思海辉应该将“前端的市场与后端的交付分开运营”。
一位文思海辉的离职员工告诉记者,“这种方式使得市场与交付互不配合。前面的市场人员只管打单,并不知道交付有没有能力完成。后端的交付也不管前端的紧迫程度,胡乱交付。”当利润下降时,大家只会互相推卸责任,有一段时间,不少部门连预算都搞不出来,更没人对收入负责。
一位文思海辉的员工告诉记者,张虹担任COO期间,大量起用新提拔上来的二线员工。各个业务线的员老都靠边站。一方面,这些元老不服,在工作当中不配合。另一方面,这些二线员工没有经验,能力不行。于是,文思就在不断地提拔新的二线员工,但情况并没有好转。
这样来回折腾,使得公司人心涣散。大家都没有心思去做业务,更别提去发展新业务。因为你找到的新客户,新业务,很可能转眼间就不再归自己管。于是,大家就是“窝里斗”,去争抢好的业务。
这些现象从2011年年初开始发酵,到2011年9月,管理层意识到这一问题。于是将部门改回到原先的事业部制,每个事业部同时负责市场与交付。
“但种下了因,恶果还在一步步发展。”之后,公司的管理层并未撤换,于是虽然架构变了,但还是按照原来的思路来操刀。并且,管理层没有把心思放在业务发展上,而是放在后台管理上,比如细化考核机制、加强人事、财务等各方面的细化运算。
这样的“内耗”只换来了一个结局: 2011年与2012年,文思没有一个新的大客户。
要知道,软件外包企业大多是依赖大客户生存,一般情况下,前10大客户带去的营收会占到整个公司的70%,甚至以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文思不仅没有大客户,并且还深陷于华为,这个自己的最大客户的进退维谷中。
2012年1月12日,中软国际与华为成立合资公司。这是自2011年,华为与其3家最大的外包接包方——文思、软通动力、中软国际等三家公司分别洽谈成立合资公司事宜大半年后,终于达成的所愿。
成立合资公司后,华为加大了给中软国际的发包力度,经过几个月的暧昧后,2012年9月,软通动力正式与华为成立合资公司。文思很快也感受到了经营压力。
彼时,华为每年给文思的发包额在8亿元左右,是文思的第一大客户。华为也开始缩减对文思的发包,由于华为是文思的第一大客户,负面影响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体现完毕。
经过两年的折腾,在2012年8月,文思与海辉宣布合并时,文思与海辉的营收规模相差无几,但文思的净利润比海辉低了很多。再加上,双方的合并是逐利的资本方推动。于是,在新的公司中,文思系基本失去了“话语权”。
黑石入主后的猜想
文思海辉私有化背后有一个大金主。
据华尔街日报称,以私募股权投资巨头黑石集团为首的财团向文思海辉提供了超过6.6亿美元的私有化收购资金支持。
据投行界人士透露,这一次负责文思海辉私有化事宜的是新加坡团队。巧合的是,文思海辉CEO卢哲群也是新加坡人。
私 有化会减少文思海辉面临的二级市场压力,但绝不会减少股东方要求的经营压力。在“惨淡经营”的现实下,文思海辉在营收规模无法快速增长时,缩小成本支出是 止亏的唯一途径。在具体操作上,可能采取减少研发投入,降低员工薪资,出售办公楼等固定资产等方式。这意味着,文思海辉公司员工的日子都不好过。
不仅如此,私有化中,最惨的是那些持有文思海辉股票而未卖出的员工。
“按 照公司私有化的惯例,员工手中的股票要么按照每股7.5美元卖出,要么折换成新公司的股票。”这位员工告诉记者,“只要在原文思工作超过3年的员工,期权 与限制性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 他感叹,这两年,文思的股价一直低迷不振,从高峰落下来之后,就没有回去过。虽然自己以后还会呆在这家公司,但这个 时候,不知道做哪种选择是经济的。
文思海辉抱有这样想法的员工不在少数。
5月23日,一位在投资圈工作的人士有些诧异地告诉记者,“文思海辉好像最近也在寻求收购。”
一位文思海辉的离职员工向记者表示这很有可能,“成功私有化之后,借着黑石的能力与体量,未来,文思海辉的前景也有很多的想象空间。”
他告诉记者,依照以往的做法,黑石会介入公司的管理,从全球寻找合适的管理层,来增加收入与利润。并且,黑石旗下有很多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有很多机会让这些 公司将软件外包的项目给文思海辉,在短时间内就能做大规模。另外,黑石还可以将文思海辉卖给其他国际公司,比如凯捷、Infosys、TATA等公司。
这位文思海辉的高层员工透露,私有化之后,文思海辉还有可能去再上市。
对文思海辉来说,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国内,一种是海外。目前,国内对软件行业的估值较高,上市可以用更小的成本,换取更多的融资额。同属于软件外包行业,在国内上市的博彦科技的市盈率达到52倍,润和软件市盈率达到41.8倍。
“文 思海辉如果在国内上市,那么还需要至少5年到6年的时间。”一位投行董事告诉记者。而这位文思海辉的高层告诉记者,私有化后,文思海辉或许不会选择在国内 上市,很有可能再到海外上市,因为这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完成的事。黑石投资作为出资方,一定与公司签定了某种协议,它“不会做亏本的生意。”
对于文思海辉的私有化,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理事长曲玲年认为,文思海辉最先从事软件外包,并有全球的视野,应该比国内的其他企业做得更好,但实际上没做好,这是其模式与路径的问题。
“未来两三年,中国的软件外包厂商来自国内市场的业务占比将会达到60%~70%,未来5年,会达到80%。”他认为,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应该更多地依赖国内 的市场,包括业务市场与资本市场。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获得较高的市盈率,融资的钱去收购国外的行业解决方案商,以便完成转型。
版权声明